紫禁城,太和殿前广场,参加了殿试的学子们排成数列,听着从殿中一声声传出来的唱名。
学子的名字与位次被层层报出来后,该人就要进殿谢恩,随后侍立一边等唱名结束所有人入得殿来,皇上就地对大家发表一轮讲话,状元再带头领所有人跪拜谢恩,随后还要领宴。
各自回家后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也没有结束,三日后上表谢恩,再之后还有祭孔庙、国子监立碑,还会赐银在乡中立牌坊纪念,千古留名。
唯一与传说略有不同的是,这年头大家都主张先成家后立业,榜下捉婿的事情倒是没有的。
绝大部分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激动,倒并非是因为期待听到自己的成绩——为免大家得知结果后心情波动太大殿前失仪,成绩都是前一两天就有专人出去通知过的,如今不过走个形式。心情澎湃主要还是因为这是难得的面圣的机会,还能与皇上亲口说两句话,何等荣耀。且能踏入像太和殿这样只有举行最庄严的仪式才会使用的宫殿,对今天就站在这里的很多人而言,大概这辈子也就这么一次了。
绝大部分人,不包括张廷玉。
他站在殿外的人群之中,脸上殊无喜色。
张英一直教他们读书应以明理为要,考试只是顺带的。但三甲中下游这样的成绩,虽说是因为受伤的原因,还是让张廷玉有些难以接受,连信都不知道怎么给家里写。
作为对比,他大哥当时考的是二甲第二名,换算起来,全国第五。
……如果大哥还在就好了。
这么想着,他听到自己的名字,从仿佛云端的地方一声声传过来。
再不满意那个成绩,此刻的心跳也是乱的。
他闭上眼深呼吸。第九声名字话音落下,呼吸已然恢复了平顺。
张廷玉举步向前。
殿中无人出声,只有他一人肃然的脚步,至拜褥前,行稽首礼。
“学生张廷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边一个含笑的声音道:“抬起头来。”
张廷玉依言抬头,视线朝着皇帝脚下的位置,恭敬且极斯文。康熙见他年轻俊秀,眼神清朗,含笑道:“与你父亲少时颇像。敦复在家一向可好啊?”
已经入殿的几十位进士顿时为之侧目。
其他人来的时候皇帝就说说他们的文章,勉励一番,这位一进来皇帝直接开始唠家常,仿佛张廷玉是自家子侄一般,还对张英称字而非称名,这是多大的信重啊?
张廷玉恭敬道:“上月来信,言及闲来在家培育花草。久不在乡里了,气候不适应,初时颇为艰难。开春化暖了才好些,现在日日守着花盆等开花。”
康熙大笑:“你父亲做事向来勤勉,种花也一丝不苟。朕看你的文章也是一样,这很好,”话锋一转又问,“听说你手臂伤了,可有此事?”
张廷玉额角沁出细汗:“确是有的。”这次不敢多说一个字。
“朕瞧着你那字就知道,后日让太医院院使去看看。”康熙道。
张廷玉顿时感觉后面的几十道射线要将他衣裳射穿,正待婉辞,康熙又道:“就不要推辞了,早日治好了来为朕做事。”
这是结束对话的意思。张廷玉只能从善如流地谢恩,站起身,退后,入列。
站在后方听着其他学子与皇帝正常地君臣奏对,张廷玉面上不显,心中原本的阴郁已一扫而空。
抬眼望着殿中“建极绥猷”的匾,青年握紧了拳。
安徽桐城,张家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