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间别久不成悲(六)(1 / 2)

盛京霁华 一枕客梦 1384 字 2个月前

第二日天刚刚亮,方秉槐与陆修名便整装待发了。

只见天外楼外,方秉槐身穿着银甲,马尾高束,扶刀端坐在高头大马之上,整个人意气风发,一双眸子明亮有神,目光犀利如同天上的鹰隼,和平日里那股不争不抢的淡然大相径庭,瞧着倒是比初晨的第一抹曙光还要耀眼几分。

而她身后的马车之中陆修名穿着一身靛蓝色衣衫,玉冠高束,长身玉立,他本就生的清贵无方,这般打扮更是如同出云破日,又似闲云野鹤一般风华。

“出发吧。”陆修名从马车中探出头来,对方秉槐说道。

方秉槐点点头,扬鞭朝大营而去。

他们两人此次并未惊动太多人马,毕竟景文帝那边还是要稍微瞒一瞒的,景文帝想必还不知道,如今这冯家军已经归顺了方秉槐,而他自以为自己培植了那些暗卫便能够万无一失,殊不知,如今这棠州马上就不再是他的棠州了。

这一日容璋倒是心情大好,睡到了日上三竿,刚起身便叫来了棠州知州,说是有要事要吩咐他去办。

知州也是一脸迷糊,不知道这京城来的容大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等到了府衙,容璋便对那知州说:“我听闻这府衙之外一直有老百姓在闹事,是也不是?”

知州答道:“是呀,那些老百姓整日在府衙外面游行,说是要让下官给个说法,只是这种事情,下官哪里敢随便乱给什么说法,这些刁民,赶又赶不走,弄得下官现在都不敢来府衙办公了。”

容璋听完,点点头道:“皇上此次命我来棠州,就是要解决流言一事,知州,我且问你,这流言是怎么来的?”

那棠州知州眼珠子一转,也不知道容璋这番话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老实回答:“口口相传,越传越离谱罢了。”

“没错,所以要解决流言一事,最重要的,就是堵住这些人的嘴。”

容璋语气顿时冷了下来。

是啊,要查清这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在传这些流言定然不简单,况且这背后还牵扯了这么多的势力,但是若没有人口口相传,这流言自然也就传不到皇上的耳朵里边了。

皇上要的不就是这样么?

知州顿时背上冒了一层冷汗,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法子,只是……

在心中思索了片刻,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容大人的意思是把那些听信谣言的老百姓都抓起来?这恐怕有些不妥……这些人背后定然是有人在煽风点火,若是平白无故抓人,只怕是这些百姓会闹得更凶……”

容璋见这知州支支吾吾,顿时有些恼了,骂道:“知州大人,你是官,他们是民,你有府卫,有府衙,我有玉圣司得人,难不成你还怕这几个刁民不成?”

“话虽是这样没错……”知州还想再争辩一二,哪料到容璋却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打断道:“什么这样那样,知州大人,你这乌纱帽莫不是不想要了?等耗死了那些老百姓,再将上下打点一二,如今皇上的烦心事可不止棠州这一桩,将这件事情瞒下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知州瞧着容璋语气越来越激烈,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因此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容璋这才满意点点头,道:“下次若是再瞧见有人说起此事,便将他们抓入大牢,才能堵住这些刁民的嘴。”

只要这流言不再传播,那背后的缘由他想要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他甚至可以写一篇长篇大论,说自己在棠州这边兢兢业业,四处奔走,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查清了背后到底是谁在散播这些言论,然后又是如何将这些不轨之人正法,这才堵住了悠悠众口。

到时候皇上自然也会体恤他劳苦功高,他平步青云也就指日可待了。

是啊,不过是这么几个老百姓罢了,他手中握着玉圣司的暗卫,那可都是元宁国最顶尖的暗卫,他难不成还怕这些刁民?

如此想着,容璋不免面露笑容。

这还多亏了昨日那县衙的主簿,若不是他一语点醒他,容璋现在可能还在为这件事发愁呢,于是他又嘱咐了知州一句:“对了,这县衙之中的主簿,我瞧着倒是个好苗子,知州大人可要好好栽培栽培。”

知州一脸迷惑,什么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