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就已经到了成亲的日子。
这日一早,喜婆领着方秉槐梳洗之后便开始按照元宁国的习俗给她打扮了起来。
她现在上身内穿红娟衫,外套绣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官锁,胸挂照妖镜,肩披霞帔,肩上挎个子孙袋,手臂缠“定手银”,富贵华丽,千娇百媚,倒是一点都不像平时那个穿着劲装,拿着月牙刀的方秉槐了。
喜婆仔细在眉心为她点上花钿,两抹斜红偏偏一颇,尽展风情。
一头青丝绾成朝凰髻,艳绝的牡丹缀在髻上,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在耳畔玎珰作响,听着清脆而又喜庆。
喜婆盯着铜镜里边的方秉槐道:“姑娘倒是适合这红妆。”
是了,方秉槐虽然长得清丽脱俗,但是自幼习武,眉眼之间又有几分坚毅果敢,如此飒爽飘逸的气质,配上这浓艳鲜丽的妆容更是别有一番风采,看得那喜婆都不禁感慨了一句。
这时有人叩门道:“新娘子可准备好了?喜轿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喜婆连忙回答:“好了好了,稍候片刻。”
回应完叩门那人之后,喜婆又转头看向方秉槐,拿起案桌前的梳子一边给方秉槐梳头一边道:“这最后一个步骤可不能省,一梳,恩恩爱爱,二梳,举案齐眉,三梳,白头携老,礼成,送入花轿!”
喜婆嗓门洪亮,语气也是极其高兴,让人听了就觉得十分喜庆。
方秉槐又看了一眼铜镜之中的自己,她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嫁人的,本来她此次来玉京便是想着查清宋家军一事,来之前就是抱着视死如归的想法的,甚至都没想过自己还能全身而退。
可如今看着自己穿着凤冠霞帔,即将走上喜轿,万千感慨顿时涌上心头。
十年前她曾想过这一生便报效祖国,率领宋家军征战沙场,平定北凉,按部就班嫁给江子书,五年前她曾想还宋家军五十万将士一个真相,就算是把命豁出去也毫不在意,却没想过自己会因此认识陆修名,找到一群志同道合之人,人生跌跌撞撞,起起落落,好在最后结局却是好的。
她心中如此想着,任由喜婆给她盖上了红盖头,然后又听喜婆开始唱道:“诉衷情处,些儿好语意难忘。但愿千秋岁里,结取万年欢会,恩爱应天长。行喜长春宅,兰玉满庭芳。”
喜婆一边唱着一边将她扶上了花轿。
礼炮、大炮、红灯笼开路,一路上吹打着。
今日玉京城中是双喜临门,另外一边一台花轿也正从皇宫出发,往冯府而去。
“听说了吗,这陆大人办亲事的规格竟然和郡主是一模一样。”周围的老百姓看着从面前缓缓走过的花轿都纷纷议论着此事。
向来只有皇室中人结亲才能用八人抬轿,可这一次陆府也用的是八人抬轿,足见皇上对陆修名这门亲事的重视。
“陆大人之前不是才为皇上解决了淮南水患一事,在朝中风头正盛,现在又是内阁次辅,年少有为,陆宁陆将军又和皇上是患难之交,难免皇上如此器重陆大人。”另外一人如此点评道。
“非也非也,我听说是这陆大人心悦未来的陆夫人,所以特意去御前求了这恩宠,只说不想委屈了未来夫人,可见这陆大人也是个痴情之人。”另外一人说着,紧跟着两台花轿便在玉龙街处碰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