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蓬舟吹取三山去(四)(2 / 2)

盛京霁华 一枕客梦 1262 字 2个月前

“你的身份之事我可以守口如瓶,但还有一个问题,你须得如实回答我,《淮南治水录》在哪?”陆修名问道。

“陈清可有拿到此书?”

“没有,但是陈清还是成功引发了淮南大水。现在与其纠结陈清到底是如何让淮南发洪水,倒不如快些找出证据将陈清正法,免得他再祸害超纲。”骆温言冷笑了一声。

朝堂之中势力盘根错节,就算没有这《淮南治水录》,陈清毕竟也是太傅,自然是有别的法子找到当年治水的关键,从而筑堤拦河,引发淮南洪水,这《淮南治水录》不过是个备选,拿得到自然好,可惜淮南知州是个好官,不好说话,拿不到,事情又紧急,他也只能另寻他法。

想来也是,生于一省一县,这在朝中叫乡谊;同一年中举,这在朝中叫“年谊”,考官更不用说,那就是终身的恩师;还有结为姻亲的“姻谊”,如此种种所谓情谊,再加上什么上下级关系,主仆关系,自然是会造成党派之争,又有官官相护,陈清和沈知闲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大多都逃不过这些。

可惜陈清好歹有些真才实干,却也渐渐被名利抹杀,变得利欲熏心,心狠手辣了起来。

有时候骆温言也不明白,到底是陈清想要这样,还是这个国家逼他这样。

到底是陈清意志不坚定,还是身在高位的人都不得不这样。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晚了,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陈清没有退路,他们也没有退路了。

陆修名没有再继续问,而是转身抓住绳子,往井底滑了下去,紧跟着骆温言也收起了思绪,紧随其后。

方秉槐见两人总算是下来了,松了口气道:“还以为你们在上面出了什么事。”

随后她举起火折子说这前面只有一条路,刘哑巴也没有来过此地,不知道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机关,想必这刘哑巴也是从前看到村里人从这井口下来过,所以才让他们从井口跳了下来。

于是几人便沿着那条狭窄的路往前走,这一路上发现路旁堆了好多白骨,也不知道曾经又多少人命丧于此,看得徐明善不免觉得此地有些阴邪,小声嘀咕道:“这里不会真有什么古怪吧?上面全是棺材,;方秉槐道:“别自己吓自己。”

说完仍然在前面开路,走了好一会才到了一片算是空旷的地方。

“这边墙壁上有灯烛。”陆修名道。

方秉槐闻言举起火折子跟了过去,没想到这灯烛还能点亮,她便紧跟着将这墙壁上所有的灯烛都燃了起来,整个空间瞬时明亮了。

只见这墙壁四周都画着精美的壁画,大约都是一些古代的传说,比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等,周围的墙壁围成了一个圆形,正中央是一个巨大的鼎,鼎的四周分别栓了四条锁链,这个鼎造型精美,仔细一看四周还雕刻着伏羲八卦的图样,四足两耳,有些地方都斑驳了,看起来应该是有些年头了。

这时刘哑巴嗯嗯啊啊了几声,指了指这房间另外一头,那里有一块石碑。

几人又顺着刘哑巴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那块石碑上刻的字都有些模糊了,不过依稀还是能够辨认出来。

陆修名读了几句,然后又转头看向了正中间的那个大鼎,道:“原来这是个炼丹炉。”

方秉槐自幼就大字不识几个,后来在棠州虽然骆温言每天念叨让她多读些书,姑娘家总归是要嫁人的,整日打打杀杀像个什么样子,不过她也没听进去过,现在见了这些文字,识趣等在一旁,只等着陆修名看完之后再跟她解释,又听到她这句炼丹炉,不免跟着回头重新看了一遍那鼎,别说,还真的挺像个炼丹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