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青眼高歌俱未老(五)(2 / 2)

盛京霁华 一枕客梦 1317 字 2个月前

“尚书大人这个计策甚好。”冯应淮道,“剩下十万人马便从后包抄到敌人老巢,这时那些山匪定然会全力专注于攻打清远县,而后方失手,我们便能趁虚而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再前后夹击,包抄那些山匪。”

“在下正是此意。”江子书道。

听完两人对话,帐篷里剩下的几个军官都频频点头陈赞,说此计可行,可这时冯应淮和江子书二人还是愁眉莫展,此时一人问道:“冯将军,江大人可是还有什么顾虑?”

冯应淮道:“天气、地形。”

两个词就能够把如今这剿匪军的窘况概括出来。

江子书点头,这也是为什么他刚才先是研究了一番地图,而不是直接说出这个计策。其实要想道这声东击西的计策并不难,可是实施起来却十分困难。

首先是清远县那边能瞒多长的时间是个问题,而在这段时间之内剿匪军的剩余十万人马又必须在这般恶劣的天气之中悄无生息潜入敌人后方,这就难上加难了。

冯应淮道:“我这就发八百里加急密报回京城,让后方准备炭火和棉被,至于这路线的问题,或许可以先行派一小队人在前面探路。”

江子书摇头:“八百里加急只怕是时间也不够,从棠州到玉京怎么也要七八日的时间,等奏疏送到玉京,只怕是清远县都已经失守了。至于这路线的问题……”

他这时想起来方秉槐不也在棠州生活了五年时间。

棠州,对了,或许可以去见一见方秉槐的师父。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老人家应该是在棠州义天坊的天外楼。

从前他听方秉槐提起过,方老先生名叫方阙,是土生土长的棠州人,并且天外楼从前在棠州也颇有声望,只是后来方老先生因为身体原因,渐渐隐退江湖了。

自古高人在民间,既然官府指望不上,或许方老先生能够知道些什么。

于是他决定要去拜访一番,继续说道:“这路线的问题,或许在下能够解决,可以让我先试一试。”

冯应淮答好,可这天气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他突然瞧见帐篷之中挂着的几个水袋,那是牛皮做的,用以行军时候补充水分,基本每个将士都会带两个,他又想道这雪花融化之后不就变成了水吗?于是有些激动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木炭取火只能管一时,并且行军途中是不能用木炭取火的,这样容易引来敌人的注意,不如用木炭将这些干净的雪水煮化后注入水袋之中,捂在身上一来可以取暖,二来煮过的雪水也能够当水喝。”

他突然起身,然后在帐篷中来回踱步,似乎在思考自己这个计策是否还有别的问题,最后他突然停住,又继续:“没错,没错,而且煮水所用的柴火也比炭火少一些,每次可以煮好多水,就这么办!来人,传令下去!”

江子书此刻心中也难免跟着有些激动了起来,不错,这确实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从前在玉京城中都是用炭火取暖,什么手炉、火盆之中都是燃的黑炭,可是这棠州地处偏远,又一直在下雪,很难找到木材、炭火等物。

但棠州最不缺的就是雪水,用沸水取暖,确实是个好法子。

既然已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他便行礼道:“冯将军,稍后我便启程去棠州城中拜访一位故人,看看他能否献上一些好的计策。”

冯应淮点头道:“好,那便麻烦江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