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醉拍春衫惜旧香(三)(1 / 2)

盛京霁华 一枕客梦 1341 字 2个月前

盛夏的早晨总是伴随着阵阵蝉鸣声,阳光慵懒洒在江府的院子中,江子书已经在府中困了两日。

这两日几乎是夜不能寐,每日都快到三更天才能勉强睡着,可入睡之后又噩梦不断,几乎每晚都会从梦中惊醒,然后便汗流浃背,再也睡不着了。

这时一个小厮从侧门偷偷溜了进来,手中还端着一个食盒。

他见了江子书,先是行了个礼,然后高声道:“大人,这是您让小的去买的炖羊尾还有酸枣糕,趁热吃才好吃呢。”

说着他便把那食盒递给了江子书,然后又从侧门走了出去。

江子书打开食盒,拿起酸枣糕,刚咬了一口又吐了出来,只见那酸枣糕中夹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了几个字:京中有变,淮南,锦衣卫。

那小厮是他的亲信,今日也是借着给他买吃食的名头出去打探消息。

他收起纸条,虽然这纸条上只有寥寥几个字,但他心中也清楚这其中的意思——玉京城中即将有大事发生,锦衣卫已经前往了淮南。

淮南,淮南。

他在心中默念着,也不知道方秉槐和陆修名二人此次前往淮南会出什么变故。本来他是要随陆修名和方秉槐二人一并前往淮南视察情况,为今后与西域大规模互通商市做调查,可不知为何江岱却言辞反对,不惜违抗圣命,只说此事在他能力之外,只怕他不能办好此事。

他本来想要偷偷溜出玉京城,却不想快到城门时却被人打晕了去,直接又扛回了江府,他回到江府之后,自己的一举一动就被人监视了,只能从江府到兵部再到宫中,三点一线,否则便会有一个武艺高强的侍卫蹦出来拦住他,把他打晕,再扛回江府。

他心中也甚是无语,不过通过此事却能隐隐约约感觉到最近有什么大事要发生,所以这才托自己最信得过的小厮帮自己打探消息,果不其然,连锦衣卫都出动了。

这会他心中更加焦急了,突然想到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养尊处优,无权无势的小侯爷,而是兵部尚书,于是又匆匆出了府,前往兵部。

自从前兵部尚书出事之后,兵部大小官员全都被流放,所以现在的兵部可以说几乎都是江子书的亲信,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加之他本来也就公正严明,博学多识,因此兵部上下都十分信任尊重他,若是他说要办的事,兵部众人肯定都二话不说会把事情办好,兵部上下也是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过这次他刚到兵部就听到了一阵喧哗。

“这可如何是好?”

“我说你就别纠结了,这可是八百里加急的急报,事出从急,礼部那帮家伙不会说什么的。”

“也不知道棠州那边出了什么事,多少年兵部都没收到八百里加急的奏折了。”

棠州也出事了?

他走进大厅之后,那些官员都纷纷朝他行礼,他也跟着回了礼,这才开口问道:“方才几位在说什么?”

这几位都是从前他在国子监的同学,策论算术经史都是一流,只不过碍于现在元宁国的官吏选拔制度——若是无人举荐,那就必须参加三年一次科举,中举之后又要留在国子监观察一年之后才能分配管制,所以在江子书出任兵部尚书之前还未曾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

他们见到江子书,算是松了一口气,争先恐后道:“子书你瞧。”

江子书接过他们手中的奏折,只见那奏折之上裹着一张白色的封条,封条上写的是八百里加急送。

外地送来京城的奏折又分为好几种,寻常的奏折也就是一日行二百里,稍微重要一些的文件、奏折可以一日行四百里,这八百里加急,也就是一日要行八百里,非得快马加鞭、马不停蹄赶路才能送到,并且还要求骑手十分老练,否则也达不到一日行八百里的速度,也因此出了特别紧急的事件,一般是不会采用这种耗费人力和钱财的方式运送奏折的。

这八百里加急的奏折,上一次他看见,还是在五年之前。

他皱起眉头道:“这奏折中想必一定说了什么要紧事,为何不呈上去?”

刚说完这句话,他又想起刚才听到的议论声,顿时明白了:景文帝最重礼法,曾经规定所有的奏折都必须先送到给事中处,等那边查验之后才能递给皇帝,若是没有经过给事中的查验,这些奏折就算是违规递上去,皇帝事不会看的,并且还极有可能收到礼部的弹劾。

这时几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