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陪读(1 / 2)

杳杳长暮 玄晖 1624 字 2个月前

京师中,已是更深露重,董彻所在的乾清宫,还亮着灯,服侍的太监端上茶水,斟酌再三,规劝道:“陛下,莫怪老奴多嘴,国事虽繁重,你也千万要保重龙体啊。”

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分别是各地受灾、山西、陕西叛乱,后金蠢蠢欲动的各式各样的坏消息。

董彻手抚上额角,忽而发疯般使劲敲打着额头。

身旁的太监王瑾惊得丢掉托盘,带着哭腔,拉住董彻的手,喊道:“陛下,陛下您这是干什么啊!”

董彻道:“放手。”

“啊。”王瑾一愣。

董彻背脊佝偻,目光透着深深疲倦,他瞥王瑾:“去,给朕燃些提神香。”

王瑾是看着董彻长大,因为尹贤芳关系,董彻尤其厌恶宦官,自己能在他处理政事时随身服侍,也是董彻独一份的殊荣。

王瑾想了想,交代自己徒弟小福子好生服侍着,

张唯英已睡得迷糊,在梦里吃麻辣烫吃得正香时,一高大男生坐在她面前。

“好吃吗?”男生问她。

“有点咸。”张唯英答道,抬头却见那男生瞧着自己,目光柔和,脸略带稚气,却不失俊朗。

他冲自己一笑,阳光般明朗。

等等,这不是杜明吗?

张唯英幽幽转醒,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好在,只是一场梦。

“娘娘,娘娘。”

宫女深知张唯英起床气浓厚,跪在床边战战兢兢唤道:“娘娘,王公公请您去乾清宫。”

“乾清宫?”张唯英脑子还在宕机,待强忍着困意,穿戴好,她护甲尖尖,捂嘴打哈切时差点戳到眼窝。

王瑾:“娘娘,老奴万死打搅您清眠,只是陛下连续三天不眠不休处理政务,明天还要早朝,老奴实在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啊。”

“只求您去劝劝罢,这宫中能劝动陛下的也只有您了。”

不愧是宫中行走的人,这高帽戴得毫无痕迹,张唯英心里却门清儿,自己和董彻顶多算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董彻看重原主的家世,会给她应有的尊重和荣誉。

但也就这样了,要说董彻有多喜欢自己,沾沾自喜什么的,就纯属不知好歹了。

但看着王瑾花白的头发颤颤巍巍的,张唯英倒有些同情这老太监了。

董彻烦厌宦官,对宫中宦官规划做出多次调整,作为董彻身边的老人,顶着逆风头,过得应当也是如履薄冰,很不好过。

况且董彻要是过劳死了,于自己可谓百害而无一利。

张唯英想着,倒是加快到乾清宫的脚步。

董彻看见张唯英的瞬间,眼中也是闪过一丝惊讶。

但他很快恢复如常,放下毛笔:“皇后来了?”

“参见陛下。”张唯英行礼。

董彻起身,亲自将张唯英扶起,又解下身后的披风给她披上:“冷不冷?是王瑾叫你来的?”

张唯英知晓董彻不喜宦官干政,以至于大量削减宦官数量,为了不牵连那良善的老太监,张唯英有意把王瑾摘出去:“是臣妾思念陛下,担忧陛下才来的。”

闻言,董彻微微一笑,并不多说什么。

张唯英看着董彻,点点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感慨——帝王心计,不外如此。

话说张唯英封后入住后宫,几乎得到董彻的专宠。

天下局势动**,朝中大臣跳着脚吵,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况且前线战局焦灼,董彻更是多次从自己内库抽调银两充作军费。

在此局势下,董彻自然没有心思搞什么充盈后宫的那一套。

“既然来了就陪朕待一会儿。”董彻看破不说破,只是又回到桌案前,提笔欲批改。

张唯英劝阻的话,在看到董彻批改奏折时眉间,时而皱眉,时而奋笔疾书后,又悄然咽下。

她默默移到董彻身边,托腮发现董彻的侧脸线条流畅,宫灯里面的蜡烛几乎染尽,宫人又换了一批,董彻还在看奏折。

张唯英对繁体字依旧是半懂不懂,只能看懂董彻的字写得流畅规范,蝇头小楷似整齐排排站的方块,看着就叫人眼花。

待董彻思虑良久,决定力排众议,换掉渎职的户部尚书,抬眸却见张唯英手撑着脸,小鸡啄米般打着瞌睡。

睫毛扑闪好似蝶翼,张唯英的美,是琉璃美人般,精致动人。

长眉入鬓,粉面桃花,不外如此。

董彻看着她睡,竟觉得自己也有些困倦。

“陛下……”

似是目光有实质,张唯英头一低,醒了。

“嗯?”董彻目光转回奏折,淡淡道,“什么?”

张唯英拧着眉,万分痛苦——早知道就不听那死王瑾的话了,现在不仅没叫他去睡,我自己也搭上了。

要是现在走了,前半夜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不行,我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