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姜景安一走,能照顾柳知晴的只有姜妈和姜嘉丽两个了,虽说姜爸也能出力,但是做人家公公的有些事还是得女人家来,他也只能干干在厨房烧火。
这次姜妈也想得明白,这段日子最要紧的是谁?当然是儿媳妇和大孙女。
姜妈对着这个大孙女也宝贝得不行,一点也没有跟别人家重男轻女的观点,只喜欢男孩不喜欢女孩什么的。
自打姜景安走后,姜妈就代替了他的位置,睡在柳知晴的旁边,晚上柳知晴要起夜,大孙女要喝奶什么的都能搭把手。
这次花钱也不含糊了,临走的时候姜景安跟她说明白的,挣的钱就是要给一家人花的,特别是媳妇闺女,所以不许姜妈心疼,每天鸡鸭鱼肉都得供应上。
姜景安还给姜妈留了五百块钱当伙食费,就是拿来给柳知晴补身子的,顺便给家里改善下伙食。
以前姜妈还会数落姜景安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过姜景安掏心掏肺的一番话下来之后,她也不执著了。
老人家就是想着能省就省,跟年轻人的观念不一样,她虽然不是很能理解,但也能明白儿子的用心。
于是姜家的饭桌上就没有重过样的,今天是炖的奶白奶白的鲫鱼豆腐汤,明天是鸡汤加红枣,后天又变成老鸭煲了……这些都是专门给柳知晴准备的,不仅好下奶还对身体好。
于是柳知晴就过上了痛苦又快乐的生活,痛苦在她没几天腰身就粗了一圈,快乐呢则是姜妈的手艺实在太好,自己实在是管不住这张嘴,生了孩子之后好像胃口都变大了,喝了一碗总想再喝一碗。
不仅是柳知晴,姜家的其他人也或多或少地圆润了一些,毕竟柳知晴喝不下的都归了他们……
那边姜景安到了北京之后,就到店里突击了一下,没跟店员打招呼。
不过还好,店里氛围不错,大家伙干活都井井有条的,招待顾客也很热情,跟他没在时差不了多少。
看账本的时候也没发现什么问题,都对的上账目,姜景安忍不住佩服起柳知晴来,这些人基本都是她挑出来的,确实是不错。
不过他到库房去看了一下,的确是没剩多少货了,幸好这下自己回来了,不然店里都没东西卖了。
于是在店里待了一个礼拜,把要核对的东西都核对清楚之后,姜景安又匆匆往杭城去进了一批货,他没打算在北京待多久,急着回去伺候媳妇坐月子呢,是以这次带的东西也多了些。
等把货带回来,清点整理清楚入库完成之后,又五天过去了。
姜景安还有一件事没办完,那就是给大家发工资,老板不在,员工还能这么积极踏实,着实是难得的,而且马上就过年了,必须得让大家高兴高兴不是。
于是姜景安找了一天晚上把店面关了,带着大家到饭店里吃饭去了。
在饭桌上他顺势发起了年终奖,一人一个大红包,不过根据大家工作的不同还是略有区别的,像小芳子和王虎两个挑大梁的肯定比普通员工多一些。
所以最后加上工资,大家手上基本都是三五百的,乐呵地不行,得知老板娘生了个大闺女,更是一串一串的好话不要钱似的从嘴里冒出来,这下轮到姜景安乐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