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押着俘虏到达京城,文武百官出城迎接,街道两旁都是看热闹的百姓。谢玄一出现,街道两旁的姑娘都羞红了脸。皇上龙颜大悦,册封谢玄为武威侯。献俘仪式办得盛大隆重,一时之间,大宸各地都在讨论这场仪式,武威侯谢玄的名字也为天下知。
宝奉百姓尤为自豪感激,这样英武的武威侯,是他们的骄傲。
“也不知道武威侯大人什么回来?”新桓百姓见面,差不多都会问上这样一句。
“那可不一定,人家谢大人现在是侯爷了,说不定就留在京城做大官了,不回宝奉了。”有人猜测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可是听说了,皇上是要留侯爷在京城,可是我们武威侯爷不愿意,说鞑子未灭,他放不下我们北地百姓,请求皇上意他回到宝奉,皇上没办法,只好同意他回来。”一个知道点内情的人说道。
“这可太好了,有谢大人在,我们就不怕鞑子了!”有人感慨道。
“就是,真盼着谢大人快回来啊!”又有人说道。
“谁说不是呢?”
……
宝奉百姓还没等到谢玄回来,却先迎来纪昀调任京城的旨意。圣旨中说,布政使纪昀自为官以来,为圣上分忧,为百姓谋利,在这场抗击鞑子的战争中又立下大功,是大宸百官的楷模,特意调纪昀到京城,任兵部尚书,着三月之内到任。
接任的人还没定下来,纪昀和布政右使做了交接,在新桓百姓不舍的护送下,启程离开了新桓。新桓到京城距离千里,他还打算先回南泰一趟,是以行程很赶。
两个半月后,纪昀和宋攸宁到了京城。
窦家的管事早就带人候着了,一见到纪昀,就要接他们一家到府上。
“多谢舅舅舅母的好意”,纪昀指了指一旁的几个人说道,“我们在京城的住处已经安置好了,劳烦回去告诉舅舅舅母一声,我们明日就去拜见。”
管事的遂和纪府下人一起,把纪昀一行送到了他们的住处,这才回去复命。
房子是宋攸宁很早前买的,因为没想到纪昀会以这个身份回到京城,房子显得小了些,等纪昀接到入京的旨意后,她让人先把这个院子收拾收拾,要是有合适的房子,重新买下来。说来也巧,正好邻居是大理寺的一个官员,要告老还乡,于大人知道冯掌柜在找房子后,就告诉了他,冯掌柜喜出望外,连忙买下了隔壁的院子,因为时间有些赶,只是让人把房子重新粉刷一遍,两处院子围了起来,中间开了道门,也算是一个院子了。
宋攸宁让大太太住了东边自家原先买的院子,自己和纪昀则带着孩子们住在了西边。
一家人到时已是中午,草草用了午饭,洗漱一番,各自去睡午觉——这两个多月,都在赶路,大家都累坏了。
宋攸宁醒来时已是四点多钟,下人们已把行李归置好。
“附近最好的酒楼是哪个?”宋攸宁让人叫来了这房子的管事,笑着问道。
“回太太的话,就在我们左边不远,有个福来酒楼,他家的饭菜很有名。”管事的恭敬地回答道。
宋攸宁笑着吩咐道:“那就让人去福来酒楼,订上几桌席面,大家都辛苦了,今晚慰劳慰劳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