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攸宁有些想笑,官场人说话,都喜欢含蓄,尤其古人,上位者说话更是云山雾罩,藏着掖着说,这下好了,闹误会了不是?不过也许就是因为知道有王夫人会把话说清楚,人家王大人才会那样说,反正等纪昀一回来,不就知道了吗?
“王大人是个狠人啊!”宋攸宁感慨道,“就剩这么一个嫡子了,也舍得让他去南泰那种地方,一般人不都想去富庶的地方嘛。”
“王大人是聪明人”,纪昀说道,“未来几年,去偏远的地方是好事,更何况南泰有岳父在那里,有岳父照应着,王公子的仕途也顺畅些。”
“王大人也算帮过我们,投桃报李,只要王公子不贪赃枉法,父亲照应他一些也是应当。”宋攸宁说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了人家王大人的恩惠,如今回报人家也是应该的,更何况人家王家的要求并不过分——人家自家托人给儿子升了官,只不过去了你们手下,所求也不过是有个熟人照应一二。
“听王夫人的意思,王大人有些担心京城不太平?”宋攸宁问道,“安皇贵妃正如日中天,六皇子争气,又得圣宠,没听说哪位皇子能与其一争,听说京城好多达官贵人已经把六皇子当成太子。”
要是有人能有能力和六皇子争一争,宋攸宁会鼓掌叫好,若是自己有能力,还真想帮上一帮——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安家也太嚣张了,让他们真正上位,哪有自家的好果子吃?
“册封太子的旨意一日不出,事情就不成定局。”纪昀委婉地说道。
说来也是奇怪了,皇上偏爱六皇子,器重安家大家都看在眼里,皇上想让六皇子做太子的心思大家也都看的明明白白,可皇上为什么还要拖着呢?难道说是想享受安贵妃求着他的感觉?宋攸宁有些恶意地想着,嘴里问纪昀道:“皇上为什么还不册封六皇子为太子?”
纪昀说道:“皇上也想,只是这事不容易。”
有什么不容易?只要皇上心死到那儿了,一条道走到黑就是了,不管不顾把诏书一下,百官难道还能造反不成?
如那位嘉庆帝,不就为了立太子和百官杠上了?连朝都不上了。如今的政权制度还没有明朝那时完备,若皇上真罢了工,百官还真不得不让步,把皇上逼急了,把闹得最起劲的两个刺头给处置了,谁还敢闹?做到高官这上步,谁不是十年寒窗?让谁做未来的皇帝本就是他皇帝的家事,谁的头有多铁?为了别人的家事牺牲自己的前程?那人怕不是脑子有坑。
宋攸宁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吓了纪昀一跳,又有些好笑,自己这个妻子,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说她什么好,说她谨慎吧,她连让皇上蛮干的想法都能想出来,若说她胡来吧,她的想法又有一定的道理,皇上若真照她说的不管不顾蛮干,朝中的阁老们还真拿他没有办法,总不能废了皇帝不是?谁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啊。
不行,一定要跟阿玄,防患于未然,想出对策来,纪昀在心里暗下决心。
“你说,镇国公府到底是怎么想的?”宋攸宁问纪昀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镇国公府和安家、和六皇子对着干,有什么好处?谢皇后膝下无子,做再多,没有继承人也无济于事。
纪昀严肃地说道:“我觉得,谢家不会让六皇子坐上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