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请了大夫,给母亲开了些宁神的药,她熬了一宿,我来的时候,她老人家刚睡着”,宋攸宁说道,“你先回去休整一下,母亲醒来,有你在身边会好些,这里交给我,你放心回去吧。”
宋攸宁说完,高声吩咐纪北道:“扶大人回去。”
纪昀实在是支持不住了,听她的话,起身准备走,刚走了两步,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纪北眼疾手快地上前扶住,才免去纪昀当众摔个嘴啃地。
纪府一连在河上找了三天,一直往下游找了几十里,都没有纪晚的身影,那是生不见人,活不见尸。
“人怕是已经冲到黄河去了。”见纪昀不在身边,纪府请来的老船工叹息着说道,“一到黄河,水流湍急,是找不回来了。”
众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看纪府人悲痛欲绝,尤其是纪大人,这几天除了回去休整了一回,不分白天黑夜的呆在河上,白生生的一个文人,几天的功夫瘦了一圈,头发胡子像乱草一样,不认识的人见了,怕会把他当成一个流浪汉。
“人是找不回来了,劝劝大人吧,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刚才说话的老船工又说道。别落水的人没找回来,把活人也给折腾的受不了了。
“可谁敢劝大人?”纪府的一个下人接话道,“我们家大太太拖着病体,噢,就是纪大人的母亲,千里迢迢来看女儿,刚到石林几天,就出了这样的事,唉!”
“咦,那不是田大人?”有人眼尖,看到纪昀不远的地方站着田经历,好似在和纪昀说着什么。
“不如让田大人试着劝劝大人?”有人提议道。
就有人去把田大人叫了过来。
“大人,您劝劝纪大人吧,人是找不回来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刚才说话的老船工开了口。
纪大人一到石林,就主持着把边墙坏的地方修上,并进行了加固,还修了二道边墙,去年一个冬天,鞑子的马队再没来石林抢掠,石林百姓都感激纪大人。老船工说这话,并不是不想帮纪府找人,而是知道,人明显是找不回来了,纪府这样找下去,浪费财力不说,纪大人怕也撑不住——就这几天的功夫,纪大人走路都是飘的。
田大人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纪府出了这样的事,他也难受,纪大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自己和大人被带走的几个月,家里也多亏宋淑人照顾。若是可能,他也希望找回纪小姐,不说别的,听说纪小姐落水,自己家女儿在家里哭几天了。
可事已至此,明知道人找不回来了,活着的人能做的,也只有接受现实了。人已去了,活人还要生活下去。
“走,你跟我一起去见大人。”田大人招呼老船工道。
两个人一起来到纪昀面前,老船工把刚才的话对纪昀讲了。
“这些日子劳大家为纪某的家事辛劳,纪某感激不尽”,纪昀说道,“只是纪某这个妹妹平日多病,如今又……”纪昀有些说不下去了,仰起头,强把眼里的泪意憋了回去。过了一会儿,纪昀才又接着说道,“是纪某把妹妹带到石林,如今却——家里的母亲还在能着妹妹回去,纪某说什么也要亲自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