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说完,想要跳上停在岸边的一条船,亲自去河上找纪晚。可他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走路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脚下一软,人就朝河里栽了下去。
老船工眼疾手快,一个飞身,抢在他前面落了水,接住了纪昀。
众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前边落水的那个还没找到,如今要是纪大人再落了水,纪大人的母亲怕是只有不活了的份了。
“来人,把大人送回府上。”田大人也不管纪昀愿意回还是不愿意回了,高声吩咐道。
纪北和钟墨忙上前来,从船工手里接过纪昀,不顾纪昀的挣扎,强“搀”着纪昀把他送上了马车。
看着马车粼粼走远,众人都摇头叹息。听说是高人给纪小姐批了命,说她眼前有一大难关,若是这次闯过去了,以后就有泼天的富贵。纪府倒不在乎纪小姐以后富贵与否——不管她怎样,都有纪府护着不是?可纪小姐身患重病,一副马上就要仙去的样子,纪府却不能不在乎。
还是纪大人的母亲拍了板,就依高人所说,让纪小姐来河边一趟——据说高人说纪小姐前世和河里的一位有因果,到河边来了了因果,以后的命运就平坦了。
可谁能想到,因果没了,却让纪小姐丢了命,不,也许这就是因果,这样也算了了不是?
所以纪大人的母亲一听纪小姐落了水就昏了过去——一方面心伤于女儿没了,另一方面自责自己害了女儿,在家里闹着要随女儿去了。
唉!都是什么事啊!纪大人这样好的人,纪府怎么就遇上这样倒霉的事呢?众人都同情极了。
“现在怎么办?”有人问田大人道。
“今天已经出来了,就继续找吧。”田大人叹息着吩咐道。
纪小姐落水已是第四天了,别说找不到,找到又如何?明摆着人是不成了。
次日,找人的阵仗小了不少,只有纪府自家的人还在沿河打捞。有百姓看见了,自发加入纪府找人的队伍,与纪府人一起不抱希望地寻找着。
“太太,二老爷一行到了城门。”
宋攸宁正陪着大太太,事先安排去城门的人回来禀报道。
“这会儿人到哪儿了?”宋攸宁问道。
“已经进了城,再有半个时辰就到府上了。”下人回道。
“好,你下去吧。”宋攸宁吩咐道。
等来报信的人下去,宋攸宁让碧雅去安排二老爷一行的住处,心里忍不住的腻歪:真是狗皮膏药,还揭不掉了,到了边关了,信来还不行,居然人也来了。
大太太擦了擦眼泪,有些忿忿地说道:“让李家那个小子住到客栈去,我们家不留他。”
之前已经收到了二老爷带着李燕羽一起来石林的消息。
都是李家,不是他们,纪晚何至于被逼到这个地步?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大太太不恨李家才怪。
宋攸宁也知道大太太说的是气话,遂没接话:真让人住到客栈去,外人怎么想纪家?怎么想纪昀?表弟兼未来的妹夫来了,纪府却不留人,外人不知道情况,纪府也不能把这等丢人事宣扬出去,人家只会说纪府不近人情。
纪昀已经几天没去衙门了,衙门堆了一大堆的事,他今天去了府衙。家里出了再大的事,毕竟是私事,不能一直耽搁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