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个月,朝廷的批复下来了,对石林地方官府打算加固边墙的主意大加赞扬,给予了高度评价。
“但大宸建国以来,内忧外患,外要抵御侵略,内要让百姓休养生息,国库不足,尔等可先设法修葺,定要在秋收前完工,秋后国库若有富余,自当拨银。”批复中如是说道。
一句话,事是好事,库里没银,你们自己想辙吧,但边墙不能不修,等收完税后,有富余的银子了,再酹情拨付给你们。
“这么说,朝廷一点银子都没有给?”宋攸宁问纪昀道。
纪昀点了点头。
“幸好这次筹的银子多,若不然,拿什么给他修去?”宋攸宁忍不住吐槽道。你财政没银子拨付,还让人一定要修长城,这是什么混蛋逻辑?地方官府会生钱吗?这时说的边墙就是我们后世说的长城。
纪昀在上奏折时就想到了这个结果,国库空虚,朝廷的批复中也不全是瞎说。
先帝光曜帝骄奢**逸,重小人远君子,大兴土木修建皇宫上朝用的极天殿,修得金碧辉煌,灿烂夺目,一派恢宏,奢华之至。又斥巨资为宠妃慧贵妃修建观星楼,楼高耸入云,下不视顶。
再另辟新址,修建皇家陵园永固陵,占地30万亩,地下殿宇楼阁无数,俨然又一地下皇城。强征了十万民夫工匠,繁重的劳役,民夫工匠死亡无数。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
又加之北边的蒙古、瓦刺、鞑靼等游牧民族虎视眈眈,时不时骚扰叩边,隔三差五都要到边境抢掠一番。东边的倭人也时常上岸来烧杀抢掠。有战争,就要花钱,打仗是最烧钱的。
劳役、战争,使宸国人口锐减,国库空虚,国力衰微。光曜帝楚良才留给儿子盛昶帝楚烨的委实是个烂摊子。
纪昀也想到了朝廷会少拨银或不拨银,让石林州府想办法解决一部分,再或者等朝廷拨银再修葺。但纪昀没想到的是,朝廷非但没有拨一两银子,还限石林州府在秋收前完成边墙的修葺工作,这也在强人所难了。正如宋攸宁所说,若是没有上次筹的银子,自己能怎么办?倾家**产也不够啊。
“幸而有那笔银子,总算能把事给办了。”纪昀说道。
“这是典型的还想让马儿跑,还不肯给马儿吃草”,宋攸宁继续吐槽,“你说那些决策者都是怎么想的啊?他们的脑子都长哪儿去了?”
“库里没银,又想让修边墙,可不就这样了吗?”纪昀说道,“事已至此,这事也算报上去了,我打算明天就着手修,在冬季到来之前,争取把内墙也修好。”
纪昀和谢玄之前商量过了,先把原有的边墙加固,然后在原有城墙内侧,再修一道内墙,也就是次边,以更好地阻挡鞑子的骑兵南下,使石林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你们打算怎么建?是夯土还是建成砖石结构?”宋攸宁饶有兴趣地问道。前世,她听说有内长城,但具体哪些地方建有内长城,用什么材料建的,她还真不知道,毕竟后世真正意义上的万里长城,都是指的外边,也叫大边,就是外长城。
“依山形地势而建吧,到时找有经验的匠人来”,纪昀说道,“可能都要用上。”比如说在黄土山梁间的,肯定就要铲削山体黄土,在草场沙漠上的,肯定就要垒筑,至于是夯土而成还是砖石垒就,还要就地取材,怎么方便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