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们带弟弟们去找爹爹和舅舅好吗?”宋攸宁朝着元哥儿征询地问道。
“好。”元哥儿高兴地答道。
“快让我看看两个小外甥”,一见宋攸宁她们带着孩子过来,宋亿宁快肯迎了上来,瞅着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宋亿宁犯了难,“这哪个是老二,哪个是老三啊?”
“舅舅舅舅,这是二宝,那个是三宝。”元哥儿抢着介绍。
宋亿宁有些意外地看着元哥儿,说道:“元哥儿是怎么知道的?”不会是瞎猜的吧?
“刚才娘告诉我的,三宝耳朵这儿有个红点,二宝没有。”元哥儿一边说着,一边指着三宝的耳朵让宋亿宁看。
宋亿宁一看,还真是元哥儿说的这样。“元哥儿真厉害,才到一会儿就能分清二宝三宝了,谢谢元哥儿告诉舅舅,不然舅舅还不知道哩。”宋亿宁夸赞元哥儿道。
元哥儿挺了挺小胸膛,颇有些骄傲地说道:“元哥儿是哥哥了。”
众人都被他那傲娇的样子逗得笑了起来。
宋亿宁拿出三块一样的玉佩,一看就是一块石料做出来的,分别给了三个孩子。
“谢谢舅舅。”元哥儿脆声道谢。
“还要替弟弟们谢谢舅舅。”宋攸宁笑着说道,“弟弟们还不会说话。”
“元哥儿替弟弟们谢谢舅舅。”元哥儿从善如流地代两个弟弟向宋亿宁道谢。
宋亿宁爱怜地摸了摸元哥儿的头,又夸了元哥儿几句。
宋攸宁让几个孩子身边的人帮他们把玉佩收了起来。二宝三宝该用辅食了,奶娘带他们下去用餐。元哥儿看两个弟弟正稀罕,也要跟着去。一大群人一起下去了。
“阿玄没在家?”孩子们和伺候的都下去了,宋亿宁问起了谢玄。
“阿玄白天去军营,晚一会儿回来。”纪昀说道。
“军营远吗?”宋亿宁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纪昀给他解惑,说道:“不远。”
“不远你也不用去,阿玄就快回来了,等阿玄回来你问他方不方便带你去。”宋攸宁说道。
“我又没说去。”宋亿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的脸上都写着想去想去了好不好?宋攸宁在心里吐槽。
“明年下场吧?”纪昀岔开了话题,给宋亿宁圆场,问起了明年科举的事。进士科三年一考,上届宋亿宁没有下场,明年又是科举考试的年份。
“明年准备下场。”宋亿宁有些苦恼地答道,“父亲说,我缺乏历练,让我来跟着姐夫好好学学。”写策论,最是考验一个人的见识、心胸和处事能力,这些都不是坐在书院里死读书就能学会的。
“没有人生来就会,多看多学,这些都不成问题。”纪昀宽慰他道,“我处理政事时你可以去前衙,阿玄方便时让他带你去军营也看看武将们是怎么做事的。”
简而言之,大宸朝堂需要的是能吏,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要宋攸宁说,就是有些人读书读傻了,生活常识、人情事故什么都不懂,连自己的生活都弄不明白,这样怎么能为政一方,造福百姓呢?纪昀这是带宋亿宁实习。
“谢谢姐夫。”宋亿宁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