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我们家昭儿和晔儿都中不了,他宋家小子就中了头名”,老太太愤怒地道,“一定是他宋家仗着知府身份弄鬼。”纪家大少纪昭、三少纪晔、四少纪旭和五少纪晏都参加了府试,只有五少纪晏吊了车尾,其他三人都名落孙山。
“娘不要捕风捉影,这事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向不着调的三老爷,破天荒着调了一回,劝老太太道。不管平日怎么对纪晏这个嫡子不闻不问,可这次儿子中了秀才,三老爷还是很高兴,儿子争气,他这个老子脸上也有光啊。
二太太心中也很郁闷,眼见着自己这房没中一个,让vbn讨厌的大房窦氏的儿子前年中了秀才,现在她一直瞧不起的三房罗氏的儿子居然也中了秀才,让她怎能不嫉火中烧?“就是,说这中间没有鬼,打死我也不相信。”
何氏心里也有疑惑,听说宋家公子学问好,可也没听说能好到中头名的地步。再说了,三房的纪晏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也能中?他都能中,自家夫君中不了?还有三弟,也没中。那两房都能中,独自己家这房,都中不了?是纪晏平日都是伪装?还是宋家故意打压自己家这房?
“不知道五弟什么时候学问这样好了?还比他几个哥哥都强。”何氏意外地说道,“我在这里祝贺三婶了。”
三太太心里也很痛快,自己在府里谨小慎微,处处被人看不起,可架不起她儿子争气,表情不由就露出几分:“谢侄媳妇了。”
二太太更加生气了,看,边一直隐形人一样的罗氏,也在自己面前张狂了起来。
二太太气愤地对老太太说道:“娘,肯定是宋知府故意针对我们家,想打压我们家,我们不能就这样算了。”
二老爷实在忍不住了,斥责道:“瞎说什么?你有什么证据说人家舞弊?这话也是能乱说的?是砍头的罪名,你不知道吗?打压我们家晏儿能中?”自己两个儿子都没中,二老爷心里也很失望,宋家那孩子能中是理所当然,毕竟之前就听说那孩子学问好,可三房的晏哥儿能中,就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晏哥儿之前一直在府里读书,还是大哥派人回来接晚姐儿那次,说是他在鸿麓书院给晏儿谋了个名额,晏儿才去了鸿麓书院。鸿麓书院真的这么好吗?短短时间,就能让晏儿突飞猛进?看来他得找大哥给自己两个儿子也谋个名额了。
二太太忿忿住了嘴。
“晏儿中了,以后就是秀才老爷了,我们得好好庆祝一番”,二老爷说着,吩咐二太太道,“整治两桌酒菜,我们给晏儿庆祝。”
二太太气极,又不能说不行,忿忿下去安排。
次日,就有宋知府舞弊的消息传出,不久就愈演愈烈,到处都有人窃窃私语。
“知道吗?听说宋家公子能中头名,是宋知府事先给他儿子了考题。”
“听说与宋知府有过节的,都不让中?”
“不会吧?那解家公子之前不是还退了宋家小姐的婚事吗?不也中了第二名?”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是宋知府特意做给别人看的,不然他舞弊就太明显了。”
……
茶馆酒肆这种消息最是灵通,宋攸宁也早早听到了这个消息。
“我写封信,你送给老爷,查一查流言从哪里传出来的。”宋攸宁坐在茶馆的雅间说道。掌柜的连忙送上来了笔墨。
次日,知府衙门外围的墙上,贴上了誊写的这次府试中榜学子的试卷。
“学政大人说了,这就是这次取中的试卷,供大家传看”,贴好卷子的衙役大声道:“没有考中的,谁如果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有疑问,可以在五天内提出查阅试卷,这五天衙门请了各书院先生和德高望重的读书人查阅试卷。各位先生查阅试卷后,每个人都人给出批语,也贴出来,供大家比较。”
还有这种事?还可以查阅?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个别人跃跃欲试地准备提出查阅。
“查阅试卷的,有学政大人,还有鸿麓书院的稽山长和陆李两位翰林先生。”那衙役又在声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