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昀儿眼看就考出来了,耽误了他,谁来承担?我可还想着以后昭儿和晔儿兄弟要靠昀儿照应呢。”大太太适时接口。
三老爷马上附和道:“就是,谁耽误我侄子的学业,我可是不依的。”他之所以能吃香的喝辣的,还能纳一房又一房小妾,可是仗着他有一个好大哥。大哥可比他年纪大,他以后还要靠昀儿这个侄子的。耽误了侄子上进,他以后靠谁去?
这就是个混不吝的,姑太太也不与他争辩。
“那你们说怎么办?”老太太再不讲理,也不能说她不管自己孙子的前程。
“就由儿子带着母亲去任上吧。”大老爷说道。
“你带我去,那窦氏是不是也要去?”老太太问道。
“母亲去了,窦氏自是要去侍奉母亲的。”大老爷理所当然的说道。
“那我不去,让窦氏也留在湘安侍候我吧。”老太太道。
“母亲,奉养您是儿子的责任,儿子不能推给两个弟弟。”大老爷义正辞严的说道。
去吧去吧,去兴平折腾窦氏(大嫂)一人吧,二太太三太太心里道。
“我不想跟你去,难道你还强迫我去?这就是你的孝道?”老太太不依道,“你自去一任,让窦氏留下侍候我。”
二太太和三太太交换了一个眼色。
“娘,让大嫂留下,谁照顾大哥呢?总不能让大哥一个大老爷们独自过日子吧?”三老爷就事论事的说道。
“我身边的丫头,都是懂事的,挑一个,开了脸,跟老大去任上,照顾老大。”老太太胸有成竹。
“母亲”,大老爷无奈道,“儿子也是抱孙的年纪了,不会纳妾的,这种话母亲以后不必再说。”
“那谁去照应你?”老太太问道,“迎来送往的,家里没个女主人可不行。”
“母亲见过哪家的官眷往来是妾室出面的?让妾室出面,也是对别人家的不尊重”,大老爷道,“母亲还是和儿子一起去兴平吧,窦氏随去,既能让儿子孝顺你,儿子也有人照应。”
三老爷这时也说道:“娘,你不是最疼大哥吗?就照大哥说的吧。”
几个太太猛点头。大太太当然想跟大老爷去任上,二太太三太太只想把老太太送走,但都不好说出口。
“那你们妹妹怎么办?我可舍不得把她一个人留下。”老太太说道。
大太太心中暗恨,这下说出了心里话吧?“母亲这话说的,怎么就是把妹妹一个人留下了?我们不也在吗?”大太太道,“再说了,也没听说谁家的哥哥上任,一定要已经成亲的妹妹一家的。”最后一句大太太是小声嘀咕的。
“二嫂什么意思?母亲舍不得女儿你也要管?”姑太太厉声说道。
二太太心中暗恨,又是这样,已经出嫁多年的姑奶奶,三天两头的呆在娘家,挑拨生事,好像这个家就是她李家的菜园子,她想怎样就怎样,什么时间把自己这个嫂嫂放在眼里过?
“小姑听到什么,我就是什么意思。”二太太说道。
“你……”
姑太太刚要发怒,被老太太打断了话。“先散了吧,究竟要怎么办,我们回头再商量。”老太太说道。
一行人散了,各自回头商量不提。
与之不同的是,纪府别院,却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宋攸宁午睡了起来,正吩咐丫头:“我们今晚做荠菜饺子,都尝个鲜。”野菜对贫苦人家来说,当然是不稀罕的。可对宋纪这样的人家来说,还真是少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