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我要你背我(1 / 2)

夜间,九华宫东南角的明堂前,灯火如昼,侍女、医者来来往往的忙碌着。

自,襄国战败,冉闵一行人潜回邺城后,钟离玉便病了。为方便照料,冉闵便让钟离玉搬进宫中,慕容灵犀负责照顾。如今,已有半月有余。

虽,慕容灵犀照顾的很好,但钟离玉的病,始终没有转好的迹象。冉闵为此愁的整夜整夜睡不着,遍请魏国名医,甚至还请了几个晋廷的名医,为钟离玉治病,都无有效果。

冉闵携了董陶陶步入明堂,殿前宫人见帝后二人驾临,忙着就要行礼,却被冉闵制止了。

两人入殿,只觉一股浓重的药草味闷顶而至,董陶陶一阵干呕,慕容灵犀忙奉上了茶水。猛喝了几口茶,才觉心中舒展,董陶陶忙扑到钟离玉榻前。

“陛下、陶陶来了?”钟离玉睁开眼,看向董陶陶,说的有气无力。

董陶陶点点头,看着钟离玉苍白的脸,觉心里难受的紧,不由的双眼微红。冉闵将要起身的钟离玉按在**,顺势坐到了榻旁。

“我怎觉得,许久不见陶陶了?”钟离玉笑着,就像之前无数次对董陶陶的笑,里面有无限宠溺。

“胡说,怎么是许久呢?前几日我才来看过阿兄啊,你不记得了?”董陶陶委屈,慕容灵犀忙上前提示钟离玉,“先生敢是忘了,皇后前几日来的,还带了猴儿酿来,要与先生拼酒呢。”灵犀忍不住笑了,董陶陶便也破涕为笑。

冉闵摸着董陶陶的头,笑着,“她是个没心没肺的,不过,先生不必觉得苦,这都你惯得。”

如此说着,四个人都笑了。

“这个丫头啊,我看着长大的,聪明伶俐,怎能不疼?”看向董陶陶,“你带来的酒,还在后面放着呢。灵犀啊,你去取了来,我陪陶陶喝上一杯……”

钟离玉挣扎着坐起身,靠在身后的枕头上,看向慕容灵犀。董陶陶忽觉,钟离玉看向灵犀的眼神变了,变得不似从前那么冰冷,竟有了些别的神采。至于是什么神采,董陶陶也不知怎样形容。她转头看向冉闵,见冉闵也一脸乐呵的看着她。

对了,那神采,冉闵看她的眼睛里有。只是,钟离玉的,没有冉闵的浓烈罢了。

钟离玉又催促着灵犀去取酒,董陶陶忙按了他的手,“阿兄,我们今日不饮酒,等你病好了,你我……”看了看一旁的冉闵,又想起身后的灵犀,“你我四人,一同饮酒,我还要教灵犀饮酒呢,她都没喝过。”

听董陶陶说,要他们四人一同饮酒,灵犀竟没来由的脸上一红,忙躲开了。

董陶陶命人拿了些吃食进来,正与侍女们在外殿一同挑拣。如此,内殿中,便只剩下冉闵和钟离玉两人。

沉默片刻,冉闵再次向钟离玉,眉头紧拧,面色阴沉,试了几次才开口。一开口,钟离玉才知,他嗓子沙哑着,“先生,都是我的错。我知道错了。”钟离玉低头不语,仿佛在等着他往下说,“是我不听先生的劝说,才,才使得魏军,于襄国战败,损兵十六万。”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致使两城无辜百姓,命丧。让先生多年心血毁于一旦,汉胡再次对立。都是我的错。”

瞬时,钟离玉面上竟有些红润,他猛地抬头瞪着冉闵。他是怨他的,怨他不听劝,怨他太自大。可也知道,损兵十六万,他比谁都难受。忍了许久,钟离玉终于连连咳嗽起来。董陶陶忙跑进来为钟离玉抚心口,一面看向冉闵。

这时,恰好慕容灵犀提了药罐进来,听见钟离玉咳嗽,心里着急,竟用右手去提那药罐。右手不能承受药罐之重,一下松了。

眼看着那药罐就要掉到地上,董陶陶一个闪身,将药罐抱在怀里。看向慕容灵犀的右手,默默的,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般,不知说什么好,半天才道:“让我来吧。”

慕容灵犀与董陶陶进了内殿,冉闵忙起身,趁此机会揩了眼泪。

“这些粗活儿,怎不让宫人们去做,你为何偏要做?”董陶陶将药递给灵犀,灵犀微微一笑,服侍着钟离玉吃了药,才道:“宫人们不知轻重,或走路,或放东西,都能打扰到先生。先生想事情时,不欲人打扰,这么多年了,我知道先生习性,先生也就习惯我在旁此伺候。”言毕,仍旧懂事的回到外殿收拾。

钟离玉平复了心情,长长出了口气,“若我当时,极力拦着,拼死拦着,也许,也许那十六万人……”

听到“十六万”董陶陶便知他们又在说襄国战败之事,觉恼怒的很,“都过去那么久的事了,你们俩竟还没完没了了。过去就是过去了,再提它,有何用?十六万人能复活吗?不能的话,谁都不许再提。你们如此,为着过去的事,伤神伤心,我们当下的人,怎么活?”

董陶陶说的有道理,冉闵和钟离玉甘愿挨骂。

等她骂完,众人都不作声。灵犀如隐形人一般,将吃食和酒端进来,为冉闵和董陶陶摆好,她仍旧退到外殿。

冉闵赌气似的,猛灌自己三杯酒,垂首不语。

“过去不管怎样,不提了。眼下,魏国形势依然严峻。魏国乃北境胡族的众矢之的。东边的慕容燕……”钟离玉下意识看向灵犀,灵犀听他们又在说国家大事,便出殿去了。

“慕容燕,虎视眈眈,西、北各胡族部落又多心有不甘,汉,胡,还有一战,必要一战,彻底分出个胜负。不然,这征战,不死不休。”抬眸看向冉闵,仍是目光坚定的,“若是必要,陛下不妨,考虑归降晋廷。这些话,别的臣工不敢进言,我也是仗着病重奉劝陛下。”

冉闵认真听着,微微颔首,却又苦笑着连连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