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苍亭大捷(2 / 2)

后面,章武、古航率领着圆阵向敌人推进。圆阵像个嗜血狂魔一般,所到之处,遍地尸体。呼延桓看这阵仗,惊呼大叫,在众将护卫下,勒马向前,迎击圆阵。但,还未近得圆阵,却被飞箭射伤了肩膀,转头见张贺度已逃,其他众胡将领也都领着各自的兵四散逃去,呼延桓觉心如刀绞。

二十万众胡联军,来时齐齐整整,不过一个半时辰,便似一盘散沙。尸体堆积如山,挡住了去路,而那尸体中十有八九皆是胡人。空中飘着让人窒息的血腥味,呼延桓一阵干呕,呕出了眼泪。

这时,属下涌来,“将军,撤军吧,撤军吧。”

呼延桓仰天长叹,勒马向后,“撤!”转身就跑。

因利而聚,必也因利而散。出发前,众胡联军商议,张贺度为前锋,若胜利可分得一半所掳之财,但,责任重大的张贺度却是第一个逃跑的。而其他众胡,因着所分利益甚小,便不十分出力。

胡人撤去,无半分来时威武的样子,如丧家之犬,四处乱窜。

先逃跑的胡人,随着张贺度皆是一路向北的,却遭遇了守在黄城的钟离玉和慕青,只张贺度并几个属下逃窜,其他士兵皆被赶了回来。于是,胡兵传言,黄城有诈,剩余的逃兵便都一窝蜂的往南、往东逃去。

冉闵领了兵集中向南追。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全数覆灭敌军,扩大战功,强魏军军威,强魏国国威。

黄昏时,守在阴安的董陶陶早命人列了阵。三层士兵一字排开,生生堵了往南的路,也堵了溃散胡军的生路。

呼延桓率人一路奔来,远远便见,阴安处似有一道人墙。身后又有冉闵追来,便只能硬闯阴安的这道墙。到了跟前才发现,原来,领军的竟是董陶陶,不由冷笑,“魏国当真是没人了吗?女人竟也要上战场?”

董陶陶并未发怒,而是提马上前一步,“死到临头,还口出狂言,简直不知死活,放箭。”

若一早看到弓箭手,呼延桓大概会收回刚才的话。虽董陶陶麾下的弓箭手皆是女兵。但,一排密箭压顶而来,胡兵死伤一片。从这射箭的力度来看,这帮女子弓箭手,的确不容小觑。

董陶陶抽出皮鞭,“啪”的一声甩出,“给我杀!”迫不及待的冲了出去,周菲儿等也紧随其后。

董陶陶的目标是呼延桓,她也是个死心眼儿,说了要为柳姜杀了呼延桓,一旦得了机会,必是要杀他的。“嗖”的一声,皮鞭袭来,缠住了呼延桓前面一胡兵的脖子,皮鞭绷直,董陶陶用力一拉,胡兵人头落地。

呼延桓冷笑,“你不要嚣张,今日,我便取了你的性命,为柳儿出口气。”持刀奔来。董陶陶忙举鞭迎击,呼延桓举起大刀“呜”的一声砸向皮鞭。因他力度太大,皮鞭无法绷直,眼看着大刀正中董陶陶面门而来。

周菲儿见状,不由惊呼,急忙前来救驾,却被呼延桓的属下挡住。

正在众人提着一口气时,只见董陶陶不慌不忙,向后一弯腰,以腰为支点,向旁一个闪身躲过大刀。再起身时,只见空中一道冷光,三根金针飞向呼延桓面门,呼延桓来不及躲闪,忙以大刀抵挡。

他确实躲过了三根金针,却也在举刀挡针的同时,被董陶陶的皮鞭刺中。

董陶陶俏皮一笑,用力拉出枪锋,带出一块血肉。呼延桓疼的满面冷汗,骂了声可恶,忍痛举刀向董陶陶,却听身后人吼马嘶。忽的将刀劈向董陶陶的左手边,董陶陶忙着抵挡,呼延桓则迅速将刀移到她右侧。

董陶陶来不及躲闪,跌落马下。呼延桓回头看一眼即将杀来的冉闵,附身就要抓起董陶陶,却听身后有锋利之物刺破空气之声,忙向一旁躲了,驾马逃离。

原来,冉闵刚至此处,就见董陶陶跌落马下,呼延桓欲抓她,便抡起马槊,掷向呼延桓。幸亏呼延桓躲得快,不然,他此时怕已像那胡兵一样,被马槊刺穿了身子。

李农率人追击呼延桓,冉闵则提马至董陶陶前,将她拉至马上,“战场之上,慢一瞬,便会要了你的命。”一把抽了马槊,带出一股血,溅的到处皆是。

见主帅张贺度及呼延桓已然逃脱,胡兵纷纷投降。战后清点,仅苍亭战场,魏军灭胡贼近三万,阴安降者十万有余,逃跑的也不过六万人,再不能掀起任何风浪。

随后,冉闵将胡人降者编入军中,返回苍亭,于军前封赏,建制。此役以后,魏国,冉闵在北境的声威达到顶峰。

一夜之内,周边有上百势力前往苍亭,自愿归入魏军。翌日,返回邺城时,魏军人数达三十余万,绵延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