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正义乞活军(2 / 2)

石闵摇头叹气,坐下喝了杯酒,就势躺下。钟离玉蹙眉凝思,忍不住上前,“将军你,为何……”石闵忙冲钟离玉摆手,“我不想说话。”陡然提高了嗓门,“我不想同你说话,让我一个人安静一会儿,行吗?”说着仰躺在地上,叹了口气。

就在石闵他们喝酒的同时,董陶陶与父亲董大成也在逍遥宫的殿脊上喝酒。酒足饭饱后,董陶陶双手叠放于脑后,躺在殿脊上。星空醉人,想起了小时候父亲说过的话。

他说,去世的人都变成了星星,夜夜看着人世间最思念的人。母亲就变成了星星,时时刻刻守护着自己,所以,董陶陶最喜欢看星星。此时的梅岭南,必也变成了星星守护着自己,和他爱的人。

董陶陶将梅岭南的竹匣举在月光下。那是个玲珑别致的竹匣,只是不知,那里到底藏了什么,竟能让梅岭南拼死护卫,“这个竹匣,阿兄要我交给一个女人,究竟是什么秘密?”董陶陶借着月光反复看着那竹匣,也并没有发现什么。

董大成却会意一笑,将葫芦里最后一滴酒倒进嘴里,含了一会儿方咽下,“世间,只这个情字,叫人,死生不顾。”像是被什么突然戳中了,董陶陶转头怔怔看向董大成。

忽听,后山一声长啸,董大成瞬间来了兴致,大笑着跳起来,站到殿脊的角上,向着后山方向长啸一声。

这是董大成与谢灵竹共同的爱好,不论喜怒哀乐,两人总要长啸两声。不但董陶陶见怪不怪,整个逍遥盟都见怪不怪。逍遥四子都是怪人,再加上个董大成,可说是逍遥五怪。

逍遥四子老大左山,爱**着上衣,以展示他健硕的身材,常常在后山练气功,坚信自己某天会得道成仙。老二宗岚,总爱在最热的时候,于院中大柳树下赤膊打铁,引得男女老少观看。老三谢灵竹是个美男子,喜长啸,嗜酒,与董大成是同道中人,时常结伴去后山长啸,醉酒。谢灵竹爱慕四弟夏侯凝之,但因从前古越也喜夏侯凝之,便不敢表露心迹。老四夏侯凝之,乃逍遥盟第一美男子,擅跳舞,喜奢华,自始至终都钟情于谢灵竹。

再说这董大成,逍遥盟没人知他的来历。只知他刚来逍遥盟时,带着三岁的董陶陶,落魄不已。他缠着古越收董陶陶为徒,从此后便只知道醉酒,长啸,再不管女儿。也可以说,董陶陶是古越亲自养大的。

有人说,董大成年轻时也是个志向高远之人,也有人说他曾是乞活军一员。后因心爱的妻子死在石赵人手里,自己没能救她,一蹶不振,蹉跎度日,睡里梦里总能哭醒,哭着要找妻子。

夜空下,一阵风飘来,却是慕青。

他将匕首吊坠交到董陶陶手里。董陶陶翻身坐起,忙将其戴在脖间,凑向慕青。慕青摇头,“他们的人没去。有人走漏了风声。计划被吴为知道了,连夜禀告了汝阳公主,并将吴凤雅关了起来。”

醉意熏熏的董大成在殿脊上跳来跳去,跳到董陶陶面前,见了她脖间的吊坠,忙欢喜的将其捧在手里,看了又看,“乖女儿,还记得我曾跟你说过,你外祖和冉隆将军之间的媒约吗?”

董陶陶不理,用桌上匕首插了一块肉啃起来。董大成便凑到董陶陶身侧。

“当年,乞活军陈午将军麾下有位赫赫扬名的将军,叫冉隆。冉隆将军麾下有一猛将叫梅复。梅复便是你外祖。冉将军特别喜欢你阿娘,非要缠着梅将军跟他结儿女亲家。但当时你娘他们都太小了,你外祖就没答应。”

后来,冉隆和梅复约定,待儿子冉良和陶陶母亲成年后就令其结为夫妇。但,若因战乱不能履行约定,便由后辈人完成这个婚约。为此还特意命人打造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匕首吊坠,刻上两家姓氏,传于后人。这便是冉梅两家的婚约信物。

但,河内之战后,冉良生死不明,陶陶母亲嫁于董大成,便将吊坠传于了女儿董陶陶。若冉良及后人尚存人世,董陶陶便要去履行婚约。

这个故事,从董陶陶自燕国回来,就听了无数遍。她既期待着冉良和后人都活着,如此,乞活军火种不灭。又怕他们活着,因为那样的话,她就要嫁给那个从来没见过的人,不知对方高矮胖瘦,就要凭借一信物嫁于他人,实在荒唐。

其实不只梅复两家的婚约被董大成说了无数遍,关于乞活军,关于河内之战,这么多年来,他也同孩子们讲了无数遍。每次总说自己是道听途说,但,又有谁说得准呢?

董大成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眯起眼睛看向远方,又开始讲那些年的那些事儿。

那年,遍地战火狼烟。凛冽风中,河内城上,每个汉家儿郎都是好样的,誓死守卫汉家山河,誓死保护汉家女儿。只是,一只火箭袭来,射中了战旗,那旗子瞬间燃起来。隐隐约约中看到战旗上有两个大字“乞活”……

当年,乞活军少将冉良,十一岁被晋廷授予“建节将军”称号,名震天下。河内之战,十一岁的英雄少年率众守城,面对匈奴和石碣的大军攻城,无所畏惧。但最终,因实力过于悬殊,少将被俘。

逍遥盟盟主刘昶率上千盟众驰援冉良,与胡人大军正面交锋,不敌,被俘。

石碣和匈奴将俘虏的上万乞活军和逍遥盟盟众,全部坑杀于邺城城北。少将冉良不知所踪,生死不明,逍遥盟盟主刘昶被俘,囚于邺城石牢。绿林豪杰自发前往石赵报仇,多数有去无还。逍遥盟前盟主古越也曾孤身闯赵营,还因此伤了腿。

不想,刘昶竟被困敌营十五年之久,后,上表投降只为借机刺杀石虎。不想,石虎没刺杀成,却将自己搭了进去。

“河内之战,刘盟主被俘,未杀。那威名震天下的冉良将军,会被杀吗?”慕青的话,与董陶陶不谋而合,自刘昶死后,她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冉良将军并未死,而是隐姓埋名了,也许,他,就在石赵。

当年,逍遥盟倾全盟之力支持乞活军义战。在乞活军北伐时,逍遥盟千里送军粮,鼓励青年加入乞活军,陈午将军感慨其大义,赠言“逍遥不死,乞活不灭”。凡乞活军,逍遥盟盟众没人不知这句话的。

后来,乞活军战败,溃散的军队被逍遥盟奔至边境救回,那些乞活军便加入了逍遥盟。可以说,乞活军的正统部队,或部队后裔大部都在逍遥盟,就连董陶陶也是乞活军后裔。若冉良果真还活着,若他振臂一呼,重整乞活军,逍遥盟就成了乞活军。

忽的站起身,若果真如此,那她董陶陶便是乞活军主帅。好歹不辱没了外祖的门楣,不耽误了这骨血里带着的乞活精神。董陶陶笑意盈盈,举杯敬了自己,看向慕青,“你前往石赵找寻冉将军下落。”转头看向远方,笑着,“若冉将军还活着,若他重整乞活军,逍遥盟就是乞活军逍遥盟,我便是乞活军主帅,再不是西南妖女。”仰天大笑,慕青连连奉承。

董大成面上神情不辨悲喜,“世事难料啊。若将军果真没死,也同我一般年纪了。”回头看向意得志满的董陶陶,“那他的子嗣也必同你一般大了,若有人持了跟你一模一样的吊坠,他就可能是冉良将军的子嗣。”又看一眼董陶陶的吊坠,叹了口气,“见‘乞活’如见陈午将军,将军在,正义在。”

董陶陶觉父亲最后一句话耳熟的很,正低头思索,忽听得一阵**,董陶陶猛地甩手,洒出三根银针,“谁在哪里?”

唐慕风怯怯的走出来,“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