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潜逃(1 / 2)

长公主殿下果然还是动手了?

梅文曜大惊失色,只感觉全身发凉。

不是一切都好好的吗?不是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吗?赈灾也赈了,灾民也安抚了,面子给殿下做足了,殿下为什么要...

他听着前院的惨叫声,总感觉有些不对。

会不会是其他地方出了问题?自己一没贪二没反,除了驱赶难民,还做过什么事情?长公主殿下就算想对自己下手,能用什么理由?她凭什么敢处置自己一个朝廷命官?

不对,长公主殿下还是有权力的。奉旨钦差,坐镇河南,好大的名头!

该怎么办?是想办法申冤,还是先躲起来?

躲?往哪儿躲?原武就这么大,能跑出城去?

站在后堂的梅文曜一时心乱如麻,连找下人麻烦的心思都没了。

然后他的目光就落到了手中的信件上。

......

“你们,去巷尾,你们守好后门,记住,只要刚才审出来名字的,一个都别放过!”

做这种事情,关子骞已经熟门熟路了,甚至都不用顾怀盯着,作为锦衣卫唯一的百户,他自己就能摆平。

其实他能被顾怀提拔成为第一个百户,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关子骞学什么都很快,举一反三就算了,最关键的是,这是个知道尺度的聪明人。

殿下曾经说过,锦衣卫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顾怀有时候也扪心自问,这样不计代价的扩张,最后会把锦衣卫变成一个怎样的庞然大物?看看现在的锦衣卫,有自己一套独立于朝廷的选拔程序,不管是仓库里那些长安的流浪儿,还是市井间有一技之长的平民百姓,锦衣卫都可以招进来,但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

在招进来之后,又有了南北两个镇抚之分,忠诚度极高的自然是南镇抚司,只能充当外围成员的自然是北镇抚司,就这样下去,锦衣卫虽然可以脱离机构臃肿自身体系混乱的毛病,但必然会向某种恐怖组织靠拢。

原因很简单,能监察锦衣卫的组织太少了。

真要说起来,锦衣卫到底算什么?说它是一支亲卫好像也没错,锦衣卫的训练和体系一直是按照军队来搭建的,可哪儿有军队成天干脏活?

要说它是监察部门,好像也没错,其他的不说,就说长安上到百官下到百姓的监察体系,连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这三司,还有东厂这个太后下旨建立的监察衙门,都么有锦衣卫来得完善。

那么问题就来了,谁能监察锦衣卫?

百官想把锦衣卫按死,但锦衣卫隶属亲卫禁军体系,他们管不了。

军队想插手,嘿不好意思,锦衣卫挂名在公主府,饷银都是公主府拨,公主殿下还是太后的亲孙女,眼前大红人,你们管不着。

于是就出现了这种诡异的局面,两边都管不着,锦衣卫还能反过来恶心两边。

所以长安的锦衣卫们,真的是很嚣张很嚣张的,其中自然有一部分是李子卿和顾怀纵容的原因,但更多还是来自于体系说造成的必然结果。

所以这个时候很是聪明办事有度的关子骞就进入了顾怀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