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师傅(1 / 1)

手腕一抖,专为凌迟打造,一直没排上过用场的精铁小刀银光闪烁,那片扎在刀尖上的肉,宛如一粒弹丸,嗖的一声飞起,飞到高处然后便是下落,如同飞鸟飞过时候的排泄物,吧唧一声,落在了一个百姓的头上。

那个百姓怪叫一声,头上仿佛被人狠狠打了一闷棍,身体摇晃不止,身边的百姓都急忙避开。

按照刽子手的规矩,这第一刀的肉是谢天。

一抹鲜红的血,从程子安胸脯的伤口串珠般的跳出来,一部分血珠沿着刀口边缘下流,濡红了程子安肥胖的胸脯。

赵甲尽量不去看程子安因为疼痛和恐惧已经完全扭曲了的脸,他听惯了被行刑的凡人们发出的凄惨嚎叫,在那样的声音背景下,他能够保持高度的冷静,可遇到程子安这样被堵住了嘴没法反抗和惨叫的犯人,耳边的清净反而让他有些心生不安,仿佛会有什么突然的变故出现。

根据赵甲这么些年的执刑经验,刽子手向官员和百姓们展示这种凌迟刑罚从犯人身上割下来的东西,一是为了显示法律的严酷无情和刽子手执刑的一丝不苟,第二是让百姓们受到心灵的震慑,从而收束恶念,不去犯罪。

这就是历朝历代公开处刑并且鼓励百姓们前来观看的原因。

而第三,就是很阴暗的一点了,说白了就是为了满足百姓们的心理需要,无论多么精彩的戏,也比不上凌迟活人来的精彩,这也是长安大狱里的刽子手看不起那些个能进宫城演戏的戏子们的根本原因。

赵甲没读过什么书,但他懂很多道理,一方面是师傅和某些前辈们的敦敦教导,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他漫长人生的总结。

看过的东西多了,闲暇时分多想一想,道理自然也就出来了。

刽子手在执刑时必须平心静气,既要心细如发,又要下手果断,既如大闺女绣花,又好像屠夫杀驴,任何的优柔寡断和心浮气躁,都会让手上动作变形。

按道理说,赵甲不应该想这么多,但他有种预感,这...可能就是他刽子手生涯的最后谢幕表演了。

再之后的日子,要么是在锦衣卫衙门里帮忙**行刑的锦衣卫,要么是作为一个老人真正的老去。

他不像世界上所有的刽子手都变成那种凌迟刑就是把人大卸八块,戳死拉倒的那种人。

刽子手在行刑时是绝对的中心,而他手中的刀尖和刀尖上的肉更是中心中的中心,当肉被抛上天,所有人的目光也跟着上天,当肉落到地上,所有人的目光也跟着落地。

赵甲很享受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