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掺沙(1 / 2)

李县侯已经在后院焦急不安的走上几十圈了。

坐在椅子上的县侯夫人看得有些头晕,有心想出声劝劝,又怕挨骂,干脆就闷着脑袋一声不吭。

真是倒了血霉,前些天才办的六十大寿,怎的就突然摊上了这事?

一开始李县侯看到锦衣卫上门,看到他们出示驾贴和文书,看到他们围了县侯府,李县侯是很愤怒的。

全大唐谁他娘的不知道他是太后的亲弟弟?前些年唐皇还在的时候,自己好说还夹着尾巴做人,可这两年太后上位了,自己不横着走对得起以前的装孙子?

太后,看见没,那是我亲姐!

不管太子二皇子未来谁登基,我都是他们的长辈!

这个县侯看着是低了点,但那是因为我姐姐不想落人口舌,所以才让我委屈一下,还真以为你们什么国公什么郡王能在老子面前装?去你娘的,等到太后更进一步,你们都得跪下来给老子舔鞋。

抱着这种心态,李县侯的胆子那真是一下子膨胀起来了,原本还算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过日子,这两年折腾的那叫一个欢。

先是进宫求太后赏爵,太后不肯,那就退一步,为亲近的人送礼的人求个官。

大概是想着自己亲族就剩下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了,拒绝太多也不太好,所以太后多少还是捏着鼻子给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官,谁知李县侯一看这场面,胆子更大了,居然敢私下去找官员卖官!

这可就真是捅破了天,官员们一听太后的弟弟把加官进爵明码标价,一个个真是群情激奋,正巧那段时间太后刚刚临朝,还没坐稳,卢何也还没当狗,朝堂愣是起了好大风波。

吃一堑长一智,太后算是知道自己的弟弟是个什么缺心眼货色了,从那以后只要听到李县侯进宫,下意识就想躲去御书房。

大概是当了一段时间的过街老鼠家门都不敢出,李县侯痛定思痛,反省了些时日,终于改变了策略。

既然连个王爷国公都不赏来当当,又不愿意封官,那要钱总行了吧?

亲弟弟找亲姐姐要点钱花,天经地义的事情,谁还能多嘴?

于是请安折子变成了要钱折子,今天说想回老家种田,请太后赏个万儿八千亩地,明天说想做点事生意,宫里有什么好宝贝还请太后赐下一些做个本钱...

太后差点没给折腾疯。

就这么熬过了两年,从太后那里好处确实是拿了不少,可李县侯不满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