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心神,李子卿看着对面的太后,语气很坚定:
“贪腐这件事情,应该是真的。”
“哀家也觉得是真的,”太后没有转头,闭上眼睛,“所以哀家才觉得难办,接下来该怎么处理?”
“朝堂上的局势很明了了,虽然贪腐的官员很多,但仍然有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官员,”李子卿斟酌着语句,“地方已经成了这个样子,没被捅出来之前,居然没有在朝堂上闹出过风波,可见朝廷被蒙蔽到了什么地步。”
太后猛然睁开眼睛,杀意尽显:“没错,就是蒙蔽!刚听到这个消息,哀家还以为那御史是在哗众取宠,河南道的地方折子,赈灾官员的折子,哀家都看得很清楚,他们明明说了情况在变好!”
大概是心中实在怒极,太后狠狠的拍了拍桌子:“这就是在变好?!欺君罔上,简直大逆不道!”
听着那手掌和石板接触的声音,李子卿都觉得有些疼,她连忙安抚道:“祖母消消气,消消气,朝廷大了,官员多了,自然是什么官员都有,今日朝堂上不是依旧还有那么些站出来发声的官员吗?祖母不必忧心。”
“发声?”太后冷笑一声,“没听见他们在说什么?一个劲的要求朝廷再次赈灾,朝廷哪儿来的钱?”
李子卿微微一愣:“朝廷...没钱了?”
太后看向李子卿,大概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孙女并没有参与太多政事,还不知道朝廷的财政情况,她耐着性子解释了两句:“西北战事,夷陵修建,哪一项不要钱?两年的税收,全部砸进去了!朝廷好不容易凑出来的赈灾粮银,就这么被贪了!若是要再赈,朝廷哪儿来的钱?”
说到底原来太后气急败坏的原因是因为没钱,说到底太后原来是在这儿等着自己。
果然,太后猛的看向李子卿:“明珠,你有没有办法?”
李子卿心里暗想您还真把我当哆啦A梦了?朝廷百官都想不出来办法,您就指望我一个公主?
不过她随即就意识到,这其实是件好事。
从太后的种种表现,这并不是病急乱投医,而是...真的打算听听自己的意见。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李子卿给太后打了这么多工,终于在太后心里留下了一个智计百出路子天马行空的印象!
要知道这可是刚刚散了朝!太后还没有去和温言商量,还没有征集百官意见,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找来了,还直言这件事已经不信任他们了,李子卿得是给她留下了多大的印象?
“刮钱嘛...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李子卿斟酌着开口,“不过...”
“不过什么?”太后猛然靠近了一步,看来是因为前半句话兴奋起来了。
“不过估计得祖母演一场戏了...要知道这钱刮多了也是会得罪人的...”
“国库亏空,河南赈灾,这些都需要银子,得罪人算什么?速速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