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1)(1 / 2)

三世浮生 左丘子雅 2902 字 2个月前

见元冬阳神色严肃,元夏氏猜测自己已经成功引导元冬阳相信自己的母亲陷害自己的发妻,害的他的妾室流产,为了达到目的还草菅人命,这些印象让元冬阳原本就对元老夫人有看法的心思愈加浓烈,甚至让他觉得自己的母亲太过恶毒,继而都不想再见到自己的母亲。

于此同时,暖慈阁内,元老夫人刚醒躺在贵妃椅里,应嬷嬷正在近身伺候着,端午进来禀报了袁家兄弟已经离开的事情,随后就退下了,应嬷嬷屏退了众人,一人留在了屋子里,老夫人自是知道她是有话要说,便道:“昨晚乞巧那事是怎么回事?”

应嬷嬷跪下道:“请公主原谅老奴擅作主张的将乞巧那丫头做了替死鬼。”

元老夫人缓缓道:“你素来就是个好的,昨日若非情势所迫想必你也不会出此下策,又岂会怪你?”

应嬷嬷感激道:“谢公主开恩。”顿了顿应嬷嬷道:“公主,有几件事情老奴总觉奇怪。”

“哦?什么事?说来听听。”老夫人半开半闭着眼睛道。

“其一,老奴昨晚处置了念诗之后并未将她丢到湖里,而是将她藏进了花园,预备着让人循着老奴的口供查过去以确保万无一失,可没想到那念诗竟然出现在了湖里。其二,老奴总觉得,昨晚是有人故意引了老奴回到公主的院子里,又安排了老奴和夫人的丫头念词见的面。此事老奴越想越觉得蹊跷,公主,有句话老奴不知当讲不当讲。”应计桦说道此处看着眼前若有所思的老夫人,顿了顿等待元老夫人的首肯。

元老夫人此刻也皱起了眉,原先懒散的躺在贵妃椅里的身子也跟着紧绷起来,如果照计桦所说,那昨晚必定还有另一双手推动此局的发展,突然她坐了起来,目光炯炯的看着应计桦道:“说。”

应计桦垂首道:“公主,老奴总觉得怡养阁有问题!”

元老夫人瞬间感觉浑身的寒毛都立了起来,自从那个宫里来的道士对她说她那个嫡出的长孙女是妖孽之后,她便一直都加派人手盯着怡养阁的一举一动,虽然她知道宫里的人多半想要将自己这个陛下钦点的准太子妃孙女至于死地,但她为了元氏也为了自己儿子,她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任何可能致元氏一族陷于危险的因素存在,无论如何都不允许有任何威胁到她儿子性命的人或者事物出现,这便是老夫人宁可被所有人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唾弃也要铲除自己那个妖孽亲孙女的原因,她所做的一切完全出自于她的一片爱子之心,可是这份爱太过于狭窄,忽视的太多,以至于让另一个母亲不顾一切的想要护住自己的孩子,让本来还算平静的元府风波四起。

直到此刻元老夫人才感觉到一丝寒冷,不是来于外界,而是来自内心,自己原本那个逆来顺受的儿媳已经完全变了,而促使她改变的正是自己,她没想到自己那个儿媳妇为了扳倒她这个婆婆竟然连她自己爱惜如命的女儿都利用到了,当真是将她恨到了极点了。

应嬷嬷见元老夫人脸色都变了,心里有些复杂,其实对于元夏氏她还是很看好的,虽说她未出阁时性子的确娇蛮,但是贵就贵在她非常爱二少爷,为了能让二少爷没有后顾之忧,她努力克制,不仅收敛了原先的大小姐脾气还想尽办法的讨公主欢心,为了公主说想吃一口麻婆豆腐,甚至于自己亲自挑选豆子,公主生病她衣不解带的照顾在侧,可是公主还嫌她懒怠,要求她晨昏定省,于是她便无论风吹雨打也照做。这般好的儿媳妇,任谁看了都觉得称心,可是公主却并不十分喜欢。尤其是在看到小小姐的时候,公主的眼神里还会有些许厌恶,恐怕公主还心中惦记着那个道士的话吧。虽然她早已变相的开导过公主,让她不要轻易相信那道士的胡言乱语,可是公主始终放心不下,到底还是早年那些险恶的斗争生活太过残酷,以至于如今只要出现将会威胁到大少爷和二少爷性命的人公主都会毫不犹豫的铲除,当年的大少夫人是如此,如今却是连自己的亲生孙女也要毫不犹豫的铲除了。公主当真是太过谨慎了,这般防备着,连她这个旁观者都感觉累了。

应嬷嬷想到此处,脑子里一闪而过一张粉嫩的小脸,小脸上的眼睛大大的,笑的时候两只眼睛弯的如同初秋时候的新月,漂亮极了,可是,太像了,那双眼睛与公主太像,虽然笑着可是两个人的眼底都会露出对世人的冷漠,公主的冷漠可以理解,可是小小姐的冷漠却让她觉得心疼,这般年幼的孩子经历了那件事后竟然对所有人都起了防备。想到此处,应嬷嬷心下不免多叹几口气。

察觉(2)

就在应嬷嬷心中不胜感慨之时,元老夫人突然一把抓住应嬷嬷的手道:“计桦,不对。”

应嬷嬷惊讶的看着元老夫人,自她在公主身旁伺候开始,就从未见公主露出这种神情,那种惊慌中夹杂着浓烈的恐惧,那恐惧中竟然还有些不可置信,公主,难道是发现了什么?

见应嬷嬷被自己吓到了,元老夫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可是已经管不了这些,只听她道:“昨晚这一出,不是夏修玲做的。”

应嬷嬷愣了愣,心中也开始打鼓,不是夫人做的?那会是谁?

元老夫人看着应嬷嬷一脸的不解和疑惑,强按住心头的不安,道:“恐怕昨晚所有的一切都出自浮丫头的手笔,因为只有她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安排这所有的一切。”

应嬷嬷被元老夫人的话彻底惊到了,公主为什么会认为是小小姐做的?这么小的孩子,连走路说话都尚未长成,更别提要做这么多复杂的事情了。可看着公主的样子似乎不是无凭无据的样子,难道公主终归还是信了那道士的话?

此刻的元老夫人已经站了起来,道:“如果这样子想那便能解释的通了,计桦,你在我身边待了这么多年,看人的本事我那是信得过的,你有没有发现浮丫头与别的小孩有何不同?”

应嬷嬷在老夫人面前向来不会撒谎,况且此次事关重大,且,她的确也觉察出了小小姐的不同,于是她便答道:“回公主话,老奴觉着小小姐的确与其他一般的孩子有所不同,不过这也只能说明小小姐早慧罢了。”

元老夫人摇了摇头,看着外头渐渐飘零而下的白雪,冷冷道:“计桦,你说浮丫头早慧,那你见过面对我的眼神能从容避过的小孩子?”

应嬷嬷感觉背脊处有些微微发凉,公主的眼神一旦注视着某个人别说是她这个常年在侧侍候的人,就连先皇陛下也未必不会害怕。一个小小的奶娃子不但没有被吓哭,怎么还可能从容避过?难道真如公主所说,小小姐有问题?

元老夫人看着应嬷嬷,接着道:“早慧?若当真早慧到这种地步,那她将来做了太子妃也必定能坐稳,只是这阵子发生的事情,我敢断定她必定不仅仅是早慧那么简单。”

应嬷嬷道:“可是公主,我们的人一直在怡养阁那里监视,并未发现有异常情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