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离京城实在太远了,况且还有荆州仍存,至于肇州那等荒芜偏僻之地,那群蛮人能抢走多少东西。
蛮人和匈奴人年年打架,已经成了常事了。虽然从前还没有占下肇州,但毕竟是小地方,谁又会在意。
皇帝病重,两位王爷和三独坐共同处理政事。
周墨翎率先开口,要求提供兵马援助,周奉渊站在另一边,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王兄说的倒是轻松,淮河决堤,江南水灾严重,朝廷要派人赈灾。如今北境又要打仗了,却还要朝廷派出兵马援助,肇州那位刺史,难不成是吃干饭的?”
周奉渊早在当初下旨,让张云敏做了女刺史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这位王兄,恐怕是拉拢了张家人。否则好不容易去了北境,巩固了地位之后,怎么会让一个女人当刺史。
恐怕看重的,还是成国公背后的兵力。
现在北境出事,周奉渊只恨不得北境伤亡惨重,怎么可能愿意调兵遣将去支援张家。
“张大人做了刺史不过才多久,匈奴人之祸也不是一日之功。北境当初的罗坚伯大败,手中数万兵马死伤惨重。现在的北境,早已非当年兵马强盛的时候。”
“难道非要等匈奴人攻破潼关,铁骑踏碎江南,直逼京城,我们到时候恐怕悔之晚矣。”周墨翎沉声说道。
在丹陛之下的三独坐对视了一眼,为首的男人先一步开口,“端王未免杞人忧天,京都有二十万大军拱卫,匈奴人要是攻入京城,必然有去无回。”
“北境防线本就是为了抵御匈奴人而建,纵然这一次北境大败,但不能输了一次就问朝廷要人,要是这样,还要他们在北境做什么?”
开口的司隶校尉,执掌军中大权,也是皇帝的心腹。
对方一开口,满朝文武对视了一眼,有不少大臣顿时心知肚明,此刻恐怕难成。
但地位超然的三独坐,也并非同心同德。老神在在的御史中丞睁开了眼,缓缓说道:“孙大人这话说得没错,但北境一样也是我朝国土,百姓也同样受天子庇护。”
“北境军报上希望朝廷援助,兵部上奏此事,难道发回北境的奏折,就是要他们自己想法子?满朝文武,竟然如此怯战。”
阎大人资历老,手中又掌管着一群御史大夫,风闻奏事。现在皇帝是还在宫中养病,要是后来回朝了,被阎大人参一本,说是怯战,没有风骨,这以后的仕途,恐怕也就到此结束了。
端王没有说话,他只是代为处理朝政的皇子,要是当朝和老臣吵起来,说起来颜面扫地。
既奈何不得对方,逞口舌之利不过是让臣子笑话罢了。
但端王没说话,自然有他的喉舌代为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