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平和周氏也没多说什么。
虽说当初里正把他们安置在河对面的小院里,是有些不大妥当。
给自家惹了一堆麻烦事不说,这次若不是女儿机智,恐怕此刻他们就要被赶出村子了。
不过,既然里正已经保证,会给他们一个交代,他们也不必非要得理不饶人。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他们现在也是南桥村的一份子,往后跟里正、跟村里人打交道的机会可多了去了。
纪元平点点头:
“里正叔,您也不必多自责,眼下这背后的贼人已经找出来了,咱们还是快点移交给官府治罪吧,也好让咱们大家伙儿早点安下心来。”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在说,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吧,他们纪家没放在心上。
里正的眼神有些复杂。
没想到纪家人如此不计前嫌,又轻描淡写地把这事给揭了过去,他的心里不免又增了几分愧疚。
算了,事情发生都已经发生了,往后他就多照顾些纪家吧。
里正带着村里几个汉子去衙门里报官去了。
村里剩下的人也都没闲着,他们可得把两个关键的罪犯给看好了,不能叫人家跑了。
纪家小院后面动工,也只动了一半,挖地基挖出了两具人骨,一切事情都得等衙门里的官差到了再说。
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
折腾了一个下午,眼看已经日薄西山,夕阳渐沉了。
周氏不放心,带着纪婉清先回家了。
家里现在只有一个病号,外加两个半大的孩子,又发生了这么些事儿,她担心两个孩子会害怕。
“这事若是了结了,娘心头的一块石头,也总算是放下去了。”
她这个下午,心里是又惊又怒,又是恨、又是喜的。
不过,好在老天有眼,最终那些害人的都没能得逞。
“所以说,什么山神爷发怒的,不过是无稽之谈,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杀人藏尸的罪行而已。唉,人心啊,真是叫人看不透。”
虽然这事儿还没有盖棺定论,可看到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还有余翠兰的反应,就知道村里人说的那些话,大概是八九不离十了。
纪婉清看出了自家娘亲眉宇间的疲倦和不耐。
其实娘不说,自己心里也清楚。
自他们在南桥村落户以来,晏家三番两次的刁难、山神爷的传言、村里人对自家避之不及的态度,都压得周氏喘不过气来。
谁能想到呢?
拼死逃到这儿,结果就是这么个境地。
纪婉清快步上前,抱住周氏的胳膊,轻轻摇了摇:
“娘,我倒觉得这几天发生的事儿,都不是什么坏事,若不是咱们家动土盖房子,也就不会逼得余翠兰着急对咱们家下手,引得她露出马脚来。”
“现在她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叫自己隐藏这么多年的罪行被揭穿了。”
“而且,这事若是解决了,往后村里山神爷的传言不就不攻自破了?村里人也就不再避着咱们家,咱们跟村里人之间也能更亲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