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种什么,刘权还在考虑,私心里是想种果树的,因着娇妻爱吃。
只这果树苗好找,就是味道不能确定,且能不能找到种满分得的这块山也是个问题。
刘林两家因着两个大胖孙孙,惯性每天忙完都会在下两口家坐一会,聊上一刻或者半个钟。
刘权便借着这个机会把纠结的事说出来,大家一块出主意。
恰逢林槐回来了,给他带了一个好消息,“姐夫,这树苗可以去县里买,我以前上公社开会的时候有听一个干部说起过,说县里市场有人专门卖树苗,好多树都有的!”
“当真?”刘权眼睛一下就亮了,“那应该有卖果树苗的吧?现在就能去买嘛?”
他问的急切,刘父也打击的迅速,“现在买了也种不活啊,你看你这院子里的果树,忘了是什么时候移摘过来的?”
“那这样”刘权很快打算起来,“我最近先把山开出来,等明年开春再上县城看看!”
“这个可以。”刘父认可的拍着儿子的肩膀,“正好我也最近在愁做点什么赚钱,不然靠老天爷赏脸吃饭,日子还是难过。”
“那我也来一个!”林父跟着发话,“眼看着豆豆和兜兜都快一岁了,林槐还没结婚,这田地保证温饱没问题,但还是要想法子挣钱的!”
主事的男人们都有了打算,女人们也不能落后。
刘母和林母对望一眼,说,“我们俩个要带豆豆和兜兜,也做不了什么,但队里分下来的猪和鸡鸭鹅还是能养上一养的,争取让它们多生蛋,发展成大队伍。这样即便换不了几个钱,但是好歹也够咱家自家吃的!”
林槐已经习惯先听后发表意见了,眼下家人们思路打开为往后的日子谋划着,心下忍不住激动起来。
“你们有没有想过养鱼?”
问话落地,两家人唰的全看了过来。
林槐心态良好,头头是道的分析起来,“咱们大队,就只有咱们洛河村靠的这条河大一些,其他说是小溪小沟都为不过。鱼,不比鸡鸭鹅肉差,且少,我觉得开块田养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
“现在整个镇的生产队都解体了,以后买卖东西都不算犯错误,养鱼来卖,你们不觉得挺好嘛?”
养鱼这个事,倒不是林槐自己先想出来的,而是公社里开发发布生产队解体消息会时,他在会后听见有干部聊到解体这个事后不想当干部了,想自己因地制宜搞副业。
副业两个字很是新鲜,林槐不免寻了个机会给那个干部聊了几句,对方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养鱼便是其中之一。
“那搞嘛?”
刘父最喜欢搞些活计了,比当什么干部好得多!
林父看林母,林母看女婿,女婿看女儿,林娇娇就拍了板,“搞啊,正好河里有鱼,咱们合理利用!”
“那行!”
两家人顿时跃跃欲试起来。
刘林两家都有块田在河边,且位置还低,挖渠引水不是问题。
虽然都不太大,但两块田挨在一起,挖成一块塘的话也能有个一亩的样子!
反正到时不管收成如何,一家一半,公平!
有想法就得动。
刘权也不急着开山了,两家人齐上阵,把鱼塘搞出来!
林娇娇把两个小家伙带上一块去了,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给小家伙们换个新地方玩玩还是可以的。
几近入冬,气温骤降,两个小家伙裹成个球,穿着毛绳鞋扶着干燥的田埂走来走去,乐得小嘴就没合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