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时是辰明将宋荟乔送到了后门,他如今跟着商纵已然不同了,穿着打扮也是商家的风格,一身竹青色的博袖宽袍,腰间挂着象征地位的圆环玉佩。
他本就生得贵气,仪态品性也好,生来就该投在富贵之家,如今跟在商纵身边是最好的。
“姐姐,你往好处想,其实商公子从来没有对不起我们。是他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以援手,也是他让我成为商家的三公子,让你成为他的义妹。对了,这些日子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那都是在别处学不到的。”
辰明今日看着沉闷,脸上未见有什么喜色,话音也是平平。
正当宋荟乔想问他是不是在商家受了什么委屈时,他突然转了头,十分郑重道:“这件事你不应该一个人藏在心里,或许应该问问他,看看他愿不愿意做。”
区区半月,辰明就已经全然偏心商纵了,像是将那些年和方是玉的过往都抛之脑后。
“没想到商纵会让你来做说客。”
辰明摇了摇头:“我不是说客,只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关于卓夫子的事。前些天我一直没有收到卓夫子的回信,便请商公子帮忙找京都的人打听,这才知道卓夫子在京都遇见了什么。”
算算时间秋试已经过去了,这会儿正好是放榜的时候,卓夫子如果高中一定会传信回来,不可能连个消息也没有。
“难道是落榜了。”
付卓在状元弄苦读多年,他虽人看着木讷情商不高,可凡是书上的知识他就没有不精通的,若是连他也落榜可见京都是多么的精英云集。
“以卓夫子的才学绝不可能落榜,他是已经死了……”
辰明的一句话让宋荟乔心惊胆战,连忙拍了他的脑袋让他好好说话。
“死什么死?这怎么可能呢,卓夫子身体好好的,怎么能去一趟京都就死了,你别说傻话了。就算卓夫子落榜了也能等明年再考啊,他可不会想不开。”
虽说读书人都是一根筋,但付卓什么圣贤书没看过,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他哪里会不明白。
见宋荟乔不相信,辰明从怀中掏出了两封书信,一封是府衙告示,另一封是卓夫子亲笔。
“是京都李家的人做的,李家公子看中了卓夫子的才华,假意与他结交,实际上却盗取了秋试试题与卓夫子探讨,得到卓夫子的作答后他们套用了卓夫子的文章,后来为了避免事情败露就干脆杀人灭口了。”
宋荟乔越听越觉得荒谬,辰明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可若是真的,天榆的律法岂不是形同虚设?有权有势的官员就能无法无天,残害寒门子弟了?
“这……怎么可能?就算他们做了这些事怎么会被轻易发现,这其中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明明已经听到了结果可宋荟乔就是不愿意相信。
她不信那个会傻笑的书生就这么死了,明明他善良又可靠,哪怕自己能力不济也会见义勇为,他愿意给所有寒门子弟一个读书的机会,他为了一腔鸿鹄志远赴京都。
宋荟乔不相信短短两月未见,活生生的人就这样埋骨京都,成了京都再寻不到的一粟烟尘,再也回不来了。
“商公子花了银子请京都的好友代为巡查,只查到了这么一个结果,那些人耗费了大力气将卓夫子安葬,但他们没有本事为他鸣冤,只好将这些东西送了回来,我们也是从他的亲笔信里寻得的全部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