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2 / 2)

丑后 秦越27 1713 字 2个月前

院前及廊下身为局外人的大当家、严和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严和盯着大当家的脸端详了片刻,大当家亦是如此,还是严和先认出了大当家来,开口喊了一声,“胡副将?”

虽然十多年过去,但胡连同严和印象中的模样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特别是此刻他又身着当年定北军的铠甲,所以他能很快认出来,而胡连却有些诧异,严和比当年老去太多,怎么头发白得这般快?

听到了严和的呼声,林氏和凌绪才缓过神来,纷纷止住了眼泪。

凌绪向林氏介绍起了大当家,“娘,这位是当年爹身边的副将胡连,不知您可还记得。”

“当然记得。”

凌无双早先已经同林氏提起过胡连的事,所以当她看到胡连时,一眼就认了出来。

“嫂子——”

大当家还是同当年那般唤林氏,从前林氏一到麒麟关,他们几位副将就时常到主将营帐里蹭饭吃,林氏会换着花样做各式各样的菜肴犒劳他们。

此外,每每凌述进京述职也都会带上一两个副将一同回京,大当家在晏京的将军府里同严和也喝过几次酒,交情不算浅。

今日三位故人又重聚在了一起,遥想着当年,缅怀着逝者,感慨着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青丝已变白发,皆是离人愁。

一顿家宴吃得虽然简单,却是笑语连连,席间最高兴的便是林氏,她忍不住多喝了几杯,酒醉后便由凌无双和兰草扶着回了内室,外间的男人们则是商讨起了叶城的将来。

眼下虽然已夺取了叶城,可攻城容易守城难,等蒋家军从南境撤军而归必定会发起反攻,到那时蒋家军大军压境恐怕叶城坚持不了多久。

严和自南境而来,自然更了解南境,他笑言,“蒋家军想要从南境抽身恐怕并没有那么容易,蒋怀那老匹夫虽然浑身都是阴谋诡计,却唯独有一个弱点——好胜心强,不拿下南境,他绝不会撤军。”

当年在朝堂上和蒋怀斗了那么多年,严和多多少少对蒋怀还算有些了解,他吃亏便是吃在自己的牛脾气上,若是他肯在蒋怀面前服软,何至于被那老匹夫打压至此,蒋怀最痛恨的便是别人藐视他的权威,对顺帝亦然。

大当家也是这么认为,赞同道,“既然蒋怀决心征讨镇南王,定然是不拿下南境誓不回头,就是不知镇南军能坚持得了多久,镇南王又是否能顶得住压力。”

镇南军的情况大当家并不了解,镇南王这个人大当家连面都没见过,他所知道的都是从传说中听闻的那些事,总之,镇南王是个了不起的人。

严和摸着胡须大笑了两声道,“胡将军放心,蒋怀那老匹夫一生的荣耀都会葬送在南境,就跟南境的泥沼一般,他一旦陷进去就不可能再全身而退,当务之急,我看还是应以叶城为根基,由此向外把落入蒋家手中的城池都夺回来。”

大褚七州九郡三十二城,叶城只是开始,若是一个个去攻克,他们的路还很漫长,除非——

众人都陷入了沉默,在这世上能治蒋家的便只有司马家,若是顺帝能从西夜安然归来,那么未来的路或许可以走得不那么辛苦。

就在这时,一直缄默不语的谨言突然开口道,“眼下丁泰安已死,可否请严世伯暂代知府一职?”

既然定北军要以叶城为根基,那叶城就必须要治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人比严和更适合担此重任。

严和讶异万分,他都已经致仕多年,早就没有了再走上仕途的心思,摇头正欲推辞,但又转念一想,除了他,还真没有别人能揽下此事。

于是他转而点头,叹了口气道,“也罢,我暂且担下。”

叶城府衙,严和在谨言的陪同下走进了府衙大门,看着房梁上挂着的“安民和众”的牌匾,只觉这四个字于丁泰安而言是种莫大的讽刺。

府衙里的衙役早就被定北军关入了牢房,于是两人又径直前往了大牢,听得衙役们在牢房中哀嚎抱怨咒骂,严和面不改色地站在了他们的面前。

这些衙役平日里都跟着丁泰安吃香的喝辣的,有完全服从于丁泰安的,当然也会有看不惯丁泰安却只能伏低做小的,严和当下要做的便是从中筛选出能为自己所用之人。

与此同时,大当家和凌绪再次登上了城楼,远眺北方麒麟关的方向,如今他们夺城的消息必定已传到了铁骑营及蒋家军营,蒋延吃了上一次战役的亏,必然不敢再轻举妄动,而张亘……他会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