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命(2 / 2)

丑后 秦越27 1861 字 2个月前

如今又亲眼阅览了肖氏的遗书,只怪自己当年昏聩,居然信了惠妃那贱人的话,明明是她在朝贡之日于太极殿内,同当时的辰王现在的南蛮王巴颂有染,却污蔑到了肖氏的头上,而他,竟然将别人的女儿视若珍宝,一直锦衣玉食地养在宫里,养在自己的膝下,简直就是对他莫大的羞辱,惠妃、皇后、蒋氏,他一个也不会放过!

光看顺帝的神情凌无双便知晓他已心中有数,不必她多言,当年肖贵妃获罪的真相已大白于天下,她只愿顺帝将来重返宫中,能为肖贵妃沉冤昭雪,恢复她的名誉及封号,以免敬王将来受百官诟病。

但在那之前,凌无双不知顺帝打算怎么夺回皇位,她虽然有自己的计划,但她也想知道顺帝是怎么想的。

“不知父亲接下来作何打算?”

顺帝明白她的言下之意,晏京他薨逝的消息已传遍了整个大褚,他已同死人无异,即便他躲过蒋家追杀重返皇宫,也会遭人质疑。

“玉印,还在我手上。”

他口中所说的玉印便是传国玉玺,太子当初那般逼他,就是为了得到它。

“不过——”说着顺帝话锋一转,“我将它和遗嘱藏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遗嘱便是说的传位诏书了,凌无双记得上一世顺帝骤然薨逝时,传国玉玺是常广拿出来交到了太子的手上,即便还未来得及拟传位诏书,太子也一样顺势继位,想到这里,她又想通了一件事,常广……

她看向了一旁的常广,上一世他死得蹊跷,明明他身子硬朗又懂武功,却是不慎从高台坠落摔破了脑袋摔死的,会不会是因为他察觉到了什么,才遭蒋家灭口?

即便顺帝有传国玉玺在手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可若是手上没有兵权他依旧拿蒋家没辙,所以在来的路上,他和常广冒险去麒麟关见了张亘。

当时张亘见到顺帝还以为是自己夜里撞了邪,看到的是顺帝的鬼魂,直到顺帝将他痛骂了一顿,他才醒悟过来,是顺帝本人没错。

张亘其人顺帝再了解不过,虽然骁勇善战,却有勇无谋,他绝不敢参与谋反,从前他帅军跟着定北军南征北战,唯凌述马首是瞻,如今虽是跟着蒋家军,但同蒋怀有了嫌隙之后,便逐渐孤立起来,他不敢也不会去同蒋家通风报信。

得知顺帝还活着,且欲从蒋家手中夺回皇位,张亘哪里敢不从,可他却很为难,如今他的君是太子这位新帝,他的命在新帝手中捏着,蒋家军也不是吃素的,若真是两军交手,他手上十万骑兵怎么可能对抗得了蒋家那五十万的精锐,可顺帝是他的旧主,他也不能忘恩负义不念旧情啊!

顺帝自然不会让张亘白白送死,他的想法同样是想让镇南王及张亘一南一北分散蒋家军力,只是北境的兵力不足,镇南王虽在南境屯兵三十万,却还要同时面对南蛮极有可能趁虚而入的侵袭。

想到自己半年前差点就死在南蛮死士的手里,顺帝愈发恨得咬牙切齿,恐怕惠妃那个贱人早就同南蛮王里应外合,她所做的那些腌臜事,等他回宫再一笔一笔地同她清算!

“父亲。”凌无双打断顺帝的思绪,试探性地问他道,“若是北境数万匪帮联手成军,弃暗投明,父亲可否赦免他们从前犯下的罪?”

凌无双也知道这么做对于那些受到匪寇欺辱,枉死在匪寇刀下的苦命百姓们极不公平,可若是继续任由他们流窜抢劫杀戮,将让更多人枉死,如此,还不如将他们招安,集中他们的力量去分散蒋家军的兵力,只要蒋家手中的军权旁落,北境也就能从此太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顺帝怎会不明白她的意思,他还正烦恼要如何增加北境的兵力,她倒是给他指明了一条路。

“可。”

没有片刻犹豫,顺帝便应了下来,也只有这般,他们才能在获得兵力的同时,又解决了北境的匪患,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一桩好事。

得到了顺帝的应允,凌无双心中一喜,如今有了谈判的筹码,她也就有了同北境各匪帮周旋的底气。

可是这还不够,她又道,“若北境匪帮能就此成军,则还需一个领军之人,所以芮晗斗胆在此向父亲请命,准允我兄长凌绪担任将领,帅军戴罪立功!”

顺帝倒也不反对,毕竟当下他也找不到更好的人选,可是匪帮之内鱼龙混杂,凌绪若是想要团结并率领这些人,其中的艰难不言而喻。

“准了,不过——”顺帝还是言明了他的担忧,“你和凌绪可明白那些人极难管束,且极有可能难以成军?”

一支军队,尤其是一支训练有素可以上战场作战的军队,那是要经过日积月累的苦训及配合操练才能造就出来的,不管是在身体还是思想上都极度服从军令,否则上了战场便会成为一盘毫无战斗力的散沙。

这一点凌无双自然明白,她虽是女子,却是武将之女,从小也读过不少兵书,她不习武,却略懂兵法。

她目光坚毅语气坚定地回应道,“请父亲放心,凌绪他这一次,定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