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城(1 / 2)

丑后 秦越27 1725 字 2个月前

作为顺帝心腹的梁进,此刻正不负期望的在仁寿宫里替太后及太妃种药蛊。

太后和太妃被那千丝蛊折磨得不省人事,尤其是太后,消瘦得极快,面庞已经凹陷下去,原本的臃肿体态,如今只剩下了皮包骨头,若不是及时种下这药蛊,相信不过半月,便会薨逝,且死因扑朔迷离,若是太子不保梁进,那也将是他的死期。

同镇南王世子一样,梁进也是将药蛊种在了太后太妃的手臂上,在她们的手腕处割开一道血口,让那药蛊自己钻进肉里去,接着再把那血口缝合包扎。

太妃在昏迷之前,曾下令让魏公公、谭嬷嬷及卢嬷嬷都听从梁进的安排,守好仁寿宫,若非如此,恐怕梁进也不会行事这般顺利,皇后及惠妃也绝对想不到,他会解了这南蛮最难除的千丝蛊,说来还得多亏镇南王世子的药蛊给他指明了方向,无意之中,也救下了自己的祖母。

远在千里之外的司马澈并不知道京中他祖母的情况危急,他跟随敬王一道自水路往东入海,再由海上南下抵达了岭南,一个东边靠海,南边也靠海,西边同南蛮接壤的穷乡僻壤的地方。

岭南多山多水多沼泽,因为雨季频繁,还多发洪涝和海啸,导致稍微大一些的城镇都建在半山腰上,敬王在岭南的敬王府坐落于大叠山的沛城之中,是岭南最大的城池,虽说是穷乡僻壤,但也有极为富有的商贾,光是靠着经营珍珠、螺钿及珊瑚,便成了为朝廷专供的皇商,一度曾代替了江淮的墨家在皇商中的地位。

常言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沛城中的富绅就那么几个,更多的是平民,且是连田地都没有的贫民。

自码头下船卸货后,因马车不便在山中行走,那十多个沉甸甸装着黄金的木箱子,都是由守在码头边光着膀子的挑夫,五六个人合力才能挑起来一个,继而靠挑夫使出浑身的力气一个个地顺着山路往城里抬,敬王的随从们一路护送。

“这沛城委实太穷了些。”

即便是岭南最大的一座城,可这座城连西南边陲镇南王守着的那座石城都不如,司马嫣儿实在忍不住调侃了两句。

韩松深表赞同,并摇着扇子揶揄道,“谁能想到,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凤凰不来,却来了只貔貅。”

这话正巧被敬王听了去,怒喝韩松道,“你才是貔貅!本王是龙嗣,龙嗣知道吗?一点也不知道避讳!”

默默走在后面的司马澈对眼前这对表兄弟很是无语,这一路整日里听眼前这俩傻缺斗嘴,幼稚得很,他都要怀疑祖母是不是看走了眼,敬王真的能担大任?

司马嫣儿倒是没她哥想的那么多,在船上吃多了海货,且配的都是腌制过的咸菜,她都迫不及待想吃口新鲜的蔬果了。

一行人跟着挑夫们一起走山路,刚下过一场大雨,山道滑,挑夫们走惯了路,如履平地,在侍卫的监护下早就消失在了前头,敬王几个可就惨了些,特别是韩松,他不似其他人习过武,就连司马嫣儿也是有些拳脚功夫的,不然她的食量也不会比一般姑娘要大出许多。

“你们走慢点儿,等等我——”

才不过走到一半的路,韩松就气喘吁吁地趴在路边休息,并在心里咒骂,皇上他老人家真是疯了,再偏心再不待见敬王,也不至于给他这么个破地方吧,进一趟山出一趟山都不容易。

敬王和司马澈走在前面头都没回,懒得理韩松,倒是一路观赏着两旁的树丛,顺手摘着野果子的司马嫣儿停下来等着他。

“你到底是不是男人啊?走那么点路就累成那样。”

被司马嫣儿这么一说,韩松就来了劲儿,他直起身子向司马嫣儿大步走来,边走还边嚷嚷着,“我不是男人?你哪只眼睛看我不是男人?什么话!”

刚说完韩松就瞧见司马嫣儿向他扔了个什么东西,他身子敏捷一闪,一个翠绿的小果子就滚落在了地上。

“你躲什么!给你个果子吃你还不要?”

司马嫣儿嘟囔着,又扔了一个果子给韩松,“接好了!这果子味道还不错,酸酸甜甜的。”

韩松总算接住了那野果,却有些瞠目结舌,“你可真是什么都敢吃!你就不怕有毒?”

“没毒。”

司马嫣儿倒是回答得很肯定,韩松就更纳闷儿了,“你怎么知道,你又不会验毒。”

这话说得让司马嫣儿有些不服气,她举起手中的野果道,“你没看到果子上有虫吗?虫能吃的,人也能吃。”

韩松这才拿起那野果仔细看,在果蒂处果然有一只又白又肥的小蠕虫从蛀穿的小洞中探出头来,还不停伸缩蠕动,看得韩松一阵恶心,连忙将那野果子扔得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