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2 / 2)

丑后 秦越27 1384 字 3个月前

回到太子府时,整个府邸都异常安静,往常凤鸣阁里总是夜夜笙歌,张红銮虽性子刁蛮,可她的舞艺却是极好的,尤其是剑舞,曾经在长公主举办的赏花宴上,还未出阁的她曾见过,彼时张红銮也还是宣威将军府里的嫡小姐,她们都没想到,将来会有一天共事一夫且水火不容。

张红銮会如现在这般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和她爹张亘的纵容及她母亲郭氏的溺爱有莫大关系,如今这苦果,由不得她不吃。

翌日凌无双依旧若无其事的前往刑部大牢,经百姓举报,两名通缉嫌犯已被捕到案,再经过郭威家仆的指认,此二人同郭威遭人灭口之事再难脱离关系。

刑部的狱卒又是一通对两人的刑讯逼问,逼得二人不得不供述郭威贩私盐之事,且透露出郭威背后有宫中的人,同郭威接洽的是一名叫吕良的太监,后来他们没有再接手贩私盐一事,被派去专门掳掠女童。

听到他们的招供,太子党羽直冒冷汗,又不敢出声多问,毕竟嫌犯只提到了那已死去的吕良,他们不敢深究,怕弄巧成拙,此事若是处理妥当,大可推到已死的吕良身上去,好撇清和太子的关系。

平南伯却正好同他们反着来,他想深挖更多,又问那两名嫌犯,“贩私盐可是死罪,你们可知同郭威接洽的除了那太监吕良,还有谁?”

俩人忙交代,“是江淮来的商户,因他行踪隐秘,是哪家商号不清楚,只知道那人姓胡,人称胡四爷,各位大人可派官差到河岸口或下江淮一打听便知。”

见两名嫌犯说的有鼻子有眼,太子党羽都默默替太子捏了一把汗,太子的私产他们并不清楚,他们更不明白,太子明明有那么多赏赐,食邑也不少,为何还要铤而走险去贩私盐,他这不是找死吗?

太子党羽想不通,可凌无双却很清楚,原本这买卖是郭威仗着宣威将军府的名号暗地里搞的,后来被张红銮知道了,她也想要分一杯羹,谁会嫌钱多呢,吕良为了巴结张红銮,暗中替她也办了不少差事,后来被太子发现,他竟不阻止,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收渔利,只在码头有官兵查货时,命人出面摆平。

这事就这么一直延续着,经年累月下来太子获利不少,如今郭威出事,他第一时间便将涉事的人都灭了口,叫他们把秘密都带到棺材里,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凌无双比他还要先下手,早就从郭威的口中套出了一切。

平南伯及太子党羽都大为惊诧,此事牵连甚广,太子党羽当然是想替太子极力隐瞒,最好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于是刑部尚书袁彻向平南伯拱了拱手道,“韩大人,这案件中的关键人物吕良早已过世,死无对证,那胡四爷想必听到风声也已销声匿迹,再查下去只会耗费人力物力,且查不出个结果,到不如孙屠夫这案子便如此结案吧。”

平南伯哪会不知袁彻心中在打着什么算盘,想替太子摘清关系,可没那么容易。

“袁大人,你我即为官又为臣子,上要效忠于圣上,下要对得起百姓,如今贩私盐一事,往小了说有违王法,往大了说,可不定有敌国的手笔,兹事体大,还得呈请圣上裁断才是。”

见平南伯坚持要把事情闹到御前,太子党羽心急如焚,全都看向了凌无双,她即身为太子妃,又是圣上特意派来监审督案之人,自然有权做决定,到底是就此结案还是上达天听。

凌无双泰然自若地扫视了一眼太子党羽及平南伯,持重沉稳地表态道,“平南伯说的有理,本妃先为臣才为妾,既然此事涉及贩私盐,又牵扯到了太子,自然是要禀报父皇,由父皇定夺。”

她的一番话霎时引得太子党羽惶恐,“太子妃——此事定然与太子无关,毕竟吕良已死,便是死无对证,还望太子妃三思啊!”

大理卿柳诚义颇有些苦口婆心,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凌无双,她应该替太子考虑,而不是给太子找麻烦,莫要持妇人之见,害了太子。

凌无双却并不理会她,而是面向平南伯行了个礼道,“韩大人,本妃这便回宫向父皇禀报此事,还望韩大人好生看管疑犯,莫要让他们在狱中再遭人灭口。”

这话就像是几个巴掌狠狠的打在了刑部尚书袁彻的脸上,若是证人再出事,他这个官也不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