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晴柔有孕一事,传进了苏钰的耳里
苏钰心里没有一点儿开心,甚至还有一些不喜
他开始回想起以前的更多事情,无一不悔恨、不唏嘘
他同叶婵珠之间,曾经也是有过一个孩子
可是那个孩子还未出生,便被自己一剂药剂扼杀在这深宫里
是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儿
这些,都是老天对他的报应
苏钰对而今,叶晴柔的这个孩子的到来,心里没有一点儿期待
而太后却同他不一样,心中窃喜、洋洋得意
太后觉得叶晴柔怀了皇子有功,所以想抬她的位分,荣尊皇后
可她这一举动,着实叫帝王恼怒,也越发的失望透顶
叶婵珠留下的一切,他什么也留不住
于是,苏钰走了,心灰意冷
因为,太后太过于强势,插手过多
因为,在这后宫里苏钰时常睹物思人,有诸多的伤心和难过
因为,苏钰不想浑浑噩噩、违背良心
他后知后觉的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心,可是一切皆晚矣,后悔莫及
皇后逝去之后,帝王没了动力,自此丢了心
所以,他扔下了所有的政务
不计后果的在一个深夜里悄然出宫,孤身离去,自此漂泊
苏钰觉得:
太后既然那么能干
倘若没了自己,想必她一人也可以撑的起
更何况,叶晴柔已经如太后所愿有了身孕
那苏钰自然也不必再违背初心
可以以自己的余生,向自己的爱妻忏悔
所以,他也能不困于心的撒手离去,抛去荣华与功名
当太后得知,帝王失踪之后,顿时便勃然大怒、恨铁不成钢的发了好大一通的脾气
可她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寻皇帝,只是对外宣称皇帝着了风寒,染了重疾
幸好,叶晴柔有孕在身,天家不会后继无人
所以,太后这心里才能有了安慰
太后觉得皇帝的离去,是因为自己扬言要为他封后
所以,为了能够找回苏钰,好让他回心转意
封后一事,太后也不再强势威逼,松了口
可是,时过几天之后,皇帝一点儿消息也没有
于是,太后便也急了
她心急如焚的在暗地里,派了不少的人手去寻
可始终了无踪影、一无所获
因着皇帝的整日不见踪影,太后不得已垂帘听政,代替皇帝处理着朝政
可太后终究学识不深、妇人之仁,且还孤陋寡闻难以主持大局
有些事情她还真是做不了主,拿不定主意
况且,朝堂之上稍有不慎,一步错,步步错
为此,贵妃叶婵姿没少缩在暗处里,嗤笑着太后的窘迫模样,不禁还抬高了自己
她趾高气昂的等着太后,前来求自己出面的那一天
可谁知,太后并未搭理她
为此,叶婵姿没少噎着气
而那新贵妃叶晴柔,倒是不一样了
她拿捏有度、进退自如、知道收敛锋芒,不愿锋芒毕露
举手投足之间,也尽显豪门闺秀之风
可她这豪门闺秀,太后并不反感
由此可见,太后也是因人而异,喜爱随心
叶晴柔终究也是出自于叶府,琴棋书画虽说不是样样精通,但多多少少也比太后那农家出来的见得多
虽说当年,叶晴柔没少被叶婵姿母女刁难诬陷
但她的学问,可是在叶婵姿之上,颇得人心
为此,太后难免对叶晴柔刮目相看,那是更加的喜爱和认定
可这叶晴柔面上虽然看起来公然无害的,但私底下却终究不是个善茬
这些年,孙月兰母女对她的所作所为
叶晴柔一直记恨着呢
她一直静观其变的待静候着时机,准备在暗地里报复出手
当年,那个出卖自己,诬赖自己偷窃的嬷嬷-李素清
也是叶晴柔亲手将她处置
她淹死李素清之后,偷了孙月兰的碧绿戒指嫁祸给了孙月兰
那时,叶晴柔那才多大,十几岁而已
她便能使出那么大的劲儿
由此可见,叶晴柔对孙月兰她们母女的恨意由来已深,一直在伏小做低的蛰伏隐忍
只待蓄势待发的那一天,再如数的加倍讨回来
那刁蛮任性、任意妄为的叶婵姿可怕吗?
不,可怕的不是她,而是叶晴柔
叶婵姿虽说锋芒毕露,但她鲁莽,做事一股脑儿,三分钟热度
而那叶晴柔,虽然看起来外表内敛亲和
但她不显山不露水,颇有心计且还不露痕迹
倘若要在她们亲姐妹二人之间来相比
叶婵姿自然不敌
这便是叶晴柔的高明之处
一个月之后,在叶晴柔每一日在暗处的出谋划策之下
太后终于稳固了朝堂,慢慢腾出了空儿来,继续找寻着皇帝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叶晴柔的小腹也渐渐微隆了起来
为此,太后一直小心翼翼的关照着,没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