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皇上苏钰呕血昏迷的那几天里,太后便匆匆派人将皇后叶婵姿给草草安葬了
叶府本就是戴罪之身,太后肯让她安然入葬已然是了不得了的
所以,她并未葬入皇陵,而是被葬在了别处
当帝王苏钰苏醒之时,这才得知皇后已然下葬
当他逼问身边的王喜,皇后被安葬在何处之时
王喜吞吞吐吐的好似不太敢多说
苏钰又问了其她婢女
可她们同样埋低了头,伏跪在地,不敢多言
想必,这些人早前便已经被人警告过,在帝王身边不能添嘴
而那人是谁,苏钰心里知晓
普天之下,除了自己,还有谁会有那么大的权威?
于是,他满腔怒火的去了景德宫,前去质问太后
可太后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子,因为一个女人前来质问自己
所以起初,她并不松口,希望苏钰以国事为重
可苏钰丝毫也不愿顾及,依旧刨根问底
眼见,太后正襟危坐的轻抿着茶杯,丝毫也不开口,面上一点儿也不伤心
苏钰顿时便在景德宫里大发了一通脾气,这是第二次他同太后唱反调
皇帝气的太后怒摔了茶杯,胸口上下起伏不定
最后,太后气极的被气晕了过去
皇帝并未怜悯,顿时怒气冲天的甩袖离去
任谁也没有想到,平日里对太后言听计从、脾气温和的帝王,会有一日因已逝的皇后,同太后母子反目
那一天,帝王没有得到叶婵珠的安身之处,大发了脾气
而同太后怄了气,自此不理朝政,日夜留宿在了梧桐宫
梧桐宫里的宫人们,包括王喜在内,无一不为皇后感到唏嘘
皇后生前,帝王不宠,贵妃娇纵
而今死后,帝王的情绪怎会如此波动?
难不成,皇上爱着的一直都是皇后?
这些,无人知晓
因为,帝王之心,没人能够猜的透
自此,先皇后叶婵珠便成为了整个朝邑皇宫里面的禁忌
无人敢在帝王的面前提前,皆是小心翼翼
自先皇后逝去,太后气晕之后
帝王便再未上过朝堂
他将自己一直关在先皇后的寝宫,日夜酗酒消愁,萎靡不振
没过几天,这场母子之间的较劲,终是以太后的主动服软而告终
太后毕竟只有苏钰这么一个孩子
苏钰又没有子嗣
所以,太后想要坐稳自己的位子,就一定不会让苏钰有事
太后告诉了苏钰,埋葬皇后叶婵珠的具体位置
苏钰二话不说,便往叶婵珠的葬身之处赶去
当他刚刚抵达皇后的葬身之处之时
却不知,此时的朝邑城外,已然有一辆马车南下,扬长而去
皇后死了,可叶婵珠还活着
同一天,大内牢狱里忽然升起了熊熊大火,火势猛烈
牢狱里关押的诸多罪恶滔天的犯人,无一幸免
包括那原本通敌叛国,秋后问斩的叶国公一家,也同样不幸身葬在那场火海里,自此告终
百姓里有人鄙夷,也有人非议,也不伐有人唏嘘暗叹不已
有人说是老天有眼,这才活活烧死了那一家子的卖国贼,都是报应
也有人说,叶国公一身清明,两袖清风,为人公正
那所谓的通敌叛国,都是遭小人陷害而已,他是清白的
可是,没有人会相信
因为,这是帝王下的令
可是,他们都忘了
他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美满生活和幸福安定
无一不是当年,叶靖元携带着兵马极力围剿,镇压了外敌,才得以
曾经,那个哪怕是枉顾了自己的性命
在战场上即便是满身伤痕,也要拼死报效国家的将军,怎会叛国通敌?
那个赫赫有名、戎马一生的叶老将军,怎会轻易的将自己的叶家军,交在卖国贼的手里?
那在先帝还在之时,以命博得了功勋的叶国公,怎会出卖这个他至死不渝的国家?
可是这一些,没有人会认真的考虑
他们相信的,不过是上面传达的片面而已
而至于,一切是真是假,老百姓也不用考虑
人言可畏、流言蜚语,终是在叶国公一家的惨烈下场中告终
……
叶家如愿没落了,可帝王苏钰却始终觉得心里少了一些什么
他没有了潜在的威胁,兵权紧握在自己的手里,帝位已然稳固
太后、贵妃都在自己的身边,陪伴着自己
可苏钰心里空落落的,始终不曾有过开心
他同太后自那一天大吵,又相互妥协了之后
他们母子二人之间,已经不再似以前那般的亲和与交心
他们二人心中,好似是有了隔阂,苏钰始终也跨不过去
太后知道,自己的儿子现在所需要的是时间
有些事情,也只有时间才能够抹平
所以,她不再插手皇帝在朝堂之上的那些事宜
一切都交给了苏钰,太后之位已然稳固
而那贵妃叶婵姿,自打皇后叶婵珠逝世之后,便已然做起了自己的春秋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