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计进宫(2 / 2)

看着看着,有人惊呼出声,“这上头,写的是大齐字。那画的,是不是给咱们大王治病的那位?”

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偏巧人堆里有人识得大齐字,拿过来一瞧,吃惊不已。

“这可是大齐的通缉令啊,上头说这老道士乃是欺世盗名之徒,擅长摄心术,在大齐境内谋财害命,竟害死人家一家数十口人。大齐官府赏银百两捉拿他呐。”

围观者哗然,鱼市上顿时热闹了起来。

不多时,大罗城各达官贵人府上前来采买的仆从,也都听到了这个消息。顿时鱼也不买了,赶忙回府传消息去了。

偏也巧得很,黎利王府今儿出来采买的,正是黎利王妃跟前一个颇得用的管事。他不像旁人一样转身就走,反而一路打听,找到了那渔夫的鱼摊上。

那渔夫见他气度不凡,惊恐地站起身来,“老爷,您要点什么?”

那管事道:“是你找到了那张通缉令?”

“老爷,是内子从鱼肚子里抠出来的,请老爷过目。”渔夫点头哈腰,将那张已然伸平的纸递了过去。

一股腥臭气扑面而来,想来是在鱼肚子里待得太久的缘故。

管事顾不得嫌弃,细细一瞧,立时叠起揣进了袖子里。旁边的侍从会意,递给那渔夫三锭银子。

“这东西我家老爷要了,这是给你的,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己掂量着。”

渔夫夫妻俩点头哈腰,“小的什么都不知道,大爷放心。”

那管事一行刚走,夫妻俩对视一眼,鱼也不卖了,利索地收起摊儿,转眼消失在集市上。

不远处,孙虎正坐在一块礁石上,打扮地如同渔夫一般。身旁还坐着两个皮肤黝黑的汉子。

“三殿下,属下已经吩咐好那夫妻俩,他们这段时间会藏得好好的,绝不会出来坏您的大事。”

不待孙虎应声,另一人插嘴道:“殿下,您真的不打算回来吗?这些年,兄弟们群龙无首,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大王昏聩,二王爷又狼子野心,您当初就不应该走!”

孙虎沉默半晌,道:“黎利王叔是个好主子,您们安心为他做事,他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殿下!”

那人气极,又道:“裕王爷同那妖道勾结,故意撕毁与大齐的盟约。他们就是想惹恼大齐皇帝陛下,待大齐挥师南下,裕王爷便会反过来指责大王,然后名正言顺地取而代之。”

“殿下,大齐皇帝已经知道您的身份,却愿意让您回来,您还体会不到他的用意吗?之前咱们抢了大齐那么多辎重,还杀了许多百姓,以后南越王若不是您,大齐皇帝不会这么轻易算了的。”

孙虎心中一震,“你说什么?!”

“属下说,您是大齐和南越交好的见证,只有您,才能让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您再逃避下去,不仅对不起仙逝的如妃娘娘,更对不起千千万万的南越百姓!”

那人说完,腾地站起身,扑腾扑腾地走了。

另一人也站起身来,“殿下,他那人一直嘴硬心软,您勿怪。属下这便回去打探王府内的情况,有消息再通知您。”

孙虎点点头,他也抬脚走了。

顿时,江边上只剩下他一个人,看着广无边际的江面,久久回不过神来。

不出李广所料,黎利王看到那张通缉令,勃然大怒。当时便带了亲兵冲击了王宫,要“清君侧”。

此时,消息已在王庭上下传得沸沸扬扬,大臣们原本就对大王的变化心存疑窦,听说那道士擅长摄心术,想也不想便信了。

顿时王宫门前,热闹无比。文臣们声嘶力竭,求见大王;武官撸起袖子,要手撕了那妖道解恨。

王城禁卫军虽然都换成了裕王爷的人,瞧见这阵势却不敢阻挡。更何况,也挡不住。

孙虎换上内侍的行头,跟着众人混进了宫。

裕王爷收到消息,率领带着禁卫军前来,正好与黎利王撞上。

黎利王本就不惜裕王爷,如今更是认定那妖道与他有关,一言不合便招呼上来。王府亲兵和禁卫军还没反应过来,就发现两位王爷在地上滚做一团,登时面面相觑。

打吧,怕伤着自己王爷;不打吧,光站着看戏似乎也不大地道。

正在两厢为难之际,黎利王一个翻身,将裕王爷压在身下。

众人尚未来得及惊呼王叔老当益壮,却瞧见老王爷五指作爪,毫不留情地招呼到裕王爷的脸上。

裕王爷怎么也没料到王叔打架竟然同女人一般,一时不察中了招,脸上顿时多了五道深深的血痕。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黎利王利索爬起身来,亲兵顿时一拥而上。

裕王爷摸了把脸上的血,恼羞成怒。王室早有规定,破相之人不可继任王位,这老东西分明就是故意的。

他一挥手,禁卫军扑上来,两伙人斗成一团。

孙虎趁众人不注意,轻车熟路地进了大王的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