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引战(1 / 2)

长乐宫里,竹意正给太后捶腿。

太后闭着眼睛,眉头舒展,嘴角微微上扬,一派怡然自得的模样。

“太后,奴婢瞧着,您今儿个气色真好。”

太后拍拍她的手,“哀家年纪大了,有一点烦心事啊,这身子便过不去。好在长兄醒了,哀家心里的这块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啦。”

竹意笑道:“沈尚书福泽深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他这一辈子,声名利禄,哪一样缺过,再求后福,未免太贪心了。只要他能安享晚年,哀家便已心满意足了。”

太后轻叹一口气,又闭上了眼睛。

竹意捶腿的手慢了半拍,小心地瞧了眼太后的神情,又若无其事地继续手里的动作。

太后轻笑,“有话就说。你陪着哀家几十年了,你的性子,哀家岂不知。”

竹意有些不好意思,“您料事如神,奴婢这点小心思,果然瞒不过您。”

顿了顿,她又道:“太后,奴婢就是不明白。皇上明明对皇后动了心,怎么还这么对待人家呢?”

太后睁开了眼睛,奇道:“动了心,为何就不能如此对待她了?”

竹意张口结舌,“这……”

太后捻了捻手上的佛珠,“竹意啊,这些年以来,你冷眼瞧着,先帝对哀家有几分真心啊?”

竹意手一抖,忙勾了头跪下去,“太后,奴婢伺候您这些年,从来安分守己,半分不敢僭越。”

太后伸手将她扯起来,嫌弃道:“你这个人,就是太规矩了,没意思。”

她又指了指旁边的矮凳,“坐下吧,陪哀家说说话儿。”

竹意放下心来,规规矩矩地坐好。

太后瞟了她一眼,笑道:“这人呐,四十才不惑。可等你明白了,什么也都晚了。”

“当年先帝一登上皇位,便立了哀家为后。这许多年来,他对哀家荣宠有加,甚至为了哀家,将整个后宫都冷落了。你说,他爱不爱哀家?即便他是装的,能装这么多年,真真假假,恐怕他自己也分不清了。”

竹意点点头,“奴婢亲眼瞧着,先帝对您的真心,做不得伪。”

太后睨了她一眼,笑道:“既然你如此想,方才为何不敢说?”

竹意心虚地别开了眼睛。

太后道:“哀家知道,你这话啊,才说了一半。先帝诚然待哀家极好,可他也着实算计得哀家团团转。为了避免外戚专权,他可没少给皇上灌黄汤。你瞧皇上一上位,便恨不得将他外祖家赶尽杀绝的劲儿,要说没有先帝唆使,哀家才不信。

“但哀家不怪他,是哀家傻,过了这么多年,才明白该如何做人家的妻子,做大齐的皇后。世间的女子,多不懂得,想要获得夫君的尊重,不仅要与他谈情说爱,更要能坐下来,与他心平气和地谈一谈自己的立场,以求寻得夫妻双方利益平衡的方法。

“我尊重你的利益,但你也要尊重我的想法。只有这样,夫妻二人才能真正做到心无芥蒂,携手白头。”

“哀家从未与先帝谈过沈家,结果,先帝没有问过哀家意见,便直接判了沈家死刑。若哀家当年开诚布公,让先帝相信,哀家即便是沈家女,也决计不会纵容外戚专权。

“同样,他若想要哀家这个妻子,就必须尊重哀家的母家,寻求更和缓的方法来捍卫皇权。若真是如此,皇上如今,大概也就不会对沈家满腹怨憎了。说来说去,虽然先帝多疑,但哀家也有错。”

竹意额上生出些汗来,“太后,您是说,皇上跟皇后……”

太后点了点头,“清儿这个皇后,哀家之所以喜欢,就是因为她跟哀家年轻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皇上诚然对她动了真心,可在皇上心底,这段感情,从来便不是平等的。”

太后突然笑起来,“哀家听说,皇上前几日给皇后送去了一堆礼物,件件都是催生的,弄得皇后在宫人面前红透了脸。你瞧,他只知道自己要生儿子,却也不问皇后的意思。皇后今年才十七岁,身子还没长成,可怜见的。

“现下又是,你说他查案就查案,若要以皇后作饵,好歹跟人商量下。打着保护人家的旗号,就可以对人家为所欲为了吗,他怎么知道,皇后没有更好的方法保护自己。”

竹意叹了口气,“奴婢先前从来没想过这些。听说皇上给皇后送的那些玩意儿,奴婢还觉得有趣得紧。”

“是有趣。小两口甜甜蜜蜜的时候,都觉得这不是事儿。可是感情基础没打好,后面一旦有了矛盾,往往便是无从调和的。哀家一直……”

有宫女匆匆忙忙进得殿来,“太后,皇后娘娘求见。”

竹意赶紧站起身来。

“唷,说曹操曹操到,”太后笑着与她对视一眼,又道:“赶紧让皇后进来吧,外头天儿怪热的。”

不多时,向清欢领着碧玉进了敷华殿。

“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后瞧见她一身素净的打扮,了然地笑了笑,“起来吧,坐。”

“谢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