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满意足(2 / 2)

有侍卫好奇地问:“碧玉姑娘,您在找什么,可要咱们帮忙?”

碧玉头也不抬,“别提了,皇后娘娘赏的金簪子丢了,我今日才发现。过来碰个运气,看还能不能寻到。”

那侍卫笑了笑,“咱们哥几个天天在此处当差,这片地方的犄角旮旯都熟,过往的人也都记得。姑娘的金簪长什么样儿啊,哥几个帮你找。”

“就是普普通通的簪子,上头嵌着一颗猫眼。”碧玉懊悔地道,“那枚金簪是我几天前还戴过,怕是当时不留神掉了,只是没发现。”

“哟,那可麻烦了。这里每日都有不少人来往呢。姑娘可还记得大概的日子和时辰?”

碧玉一拍脑袋,“这我记得。就是廿四那日的傍晚,天还没黑那会。这不,那日钱良钱大人去永安宫面见皇后娘娘,娘娘正在歇息。可钱大人一走,娘娘又醒了,便遣我追回钱大人。可钱大人走得太快,我追到这他就没影了。应该就是那时候掉的。”

“对了!”碧玉作恍然大悟状,“这离宣室殿最近,钱大人一定是去宣室殿了,应该去宣室殿门口等他的。哎呀,我怎么当时就没想到,丢了簪子也没做好差事,真是笨死了。”

侍卫见她懊恼地直跺脚,只觉得分外娇俏,便笑道:“姑娘莫恼,钱大人那日打后宫出来,直接出宫了。你去宣室殿怕是等不到他。”

“真的吗,那可真是辛苦钱大人了。为了见娘娘特地进宫一趟,偏生不赶巧。都怪奴婢腿短,唉。”

另一侍卫笑道:“姑娘别这么说,钱大人那日先去的宣室殿,然后才进的后宫。说来,也不算是专程进宫一趟。”

“这样啊,那奴婢心里就好受多了。谢谢诸位小哥,奴婢先回去当差啦。”碧玉抬腿就要溜。

“嗳,碧玉姑娘,你不找簪子啦?”

碧玉边小跑边回过头摆手,“找不到就算了,皇后娘娘该寻奴婢了。”

几位侍卫对视一眼,暗叹不愧是皇后娘娘的一等宫女,真是财大气粗,那么贵重的簪子说不要便不要了。

永安宫,有不为斋。

向清欢端坐在梨花木扶手椅上,面前铺着一层洁白的宣纸。

碧玉伺候一旁,正卷着袖子磨墨。

向清欢拾起笔来,笔尖距离纸面不足一寸,却迟迟下不了笔。

脑海中,往日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她深吸一口气,暗道非常之时非常手段,绝对不能妇人之仁。

碧玉看着娘娘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冷峻的眉宇间透着几分寒气,突然觉得娘娘此时的模样,与往日心情不佳的皇上竟有两分相似。

俄顷,向清欢放下笔,将墨迹吹干,塞到信封里,交给碧玉,“去吧,把这封信交给线人,其余的什么也别说。”

碧玉点点头,领命而去。

她这一去,有不为斋顿时安静了下来。

向清欢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手腕,想起今日之事,面上不自觉地添了些笑意。

今日,碧玉回报,廿四那日,钱良是先去了宣室殿,后来的永安宫。钱良是什么人呐,出了名的墙头草,当时眼见着向家大祸临头,哪还愿意踏足永安宫半步。他去宣室殿,应是去试探皇上对她的态度的,结果还是被皇上赶到了永安宫。

可见,齐嘉是愿意护着她的。至少,他不因向府中人的罪过迁怒于她,更是在这趋炎附势的宫里,处处维护她的体面。单凭这一点,她已是心满意足了。更别提……

向清欢的脸有些发烫。

虽然不知道皇上为何愿意做到如此地步,但她直觉,皇上放出伯父身死的消息,是为了……她。

背后之人杀了伯父,又害了沈玉,肯定不会漏下祖父。祖父原本必死无疑,可皇上放出消息,却给了祖父一半生还的希望。

只是,单看父亲信与不信。

父亲若相信皇上,一定会进宫请求皇上庇护,毕竟,敌暗我明,单凭向府的亲卫压根不能保祖父周全。若能求得皇上出手,祖父一定能活下来;

可若是父亲不信皇上,认定伯父是皇上所杀,便会认为皇上是故意走露消息,从而引出祖父所在的庄子位置。如此,父亲必会佯作不知,只暗地里防着皇上下手,祖父多半会被背后之人暗杀。

如此一来,祖父能否生还,全看父亲如何选择。而这一半的生望,便是皇上看在她的情面上,赐予向家的。

非她自作多情,只是今日的向家,哪里还值得皇上花如此多的心思。若是皇上怜惜她,那便……一切皆有可能。

只可惜,皇上千算万算,还是算错了一点。她对那个所谓的祖父,可没有什么情分,对他是死是活,半点不关心。

只是,祖父再怎么不好,也与父亲一脉相承。索性,她就将皇上的手段学了十成十,祖父是生是死,全凭父亲做主。

向府,左相迫不及待地拆开女儿的家书,上面只有孤零零两行字:

“女儿无能,不明圣意,请父亲自行裁决。”

左相无力地垂下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