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2 / 2)

“你是茶楼的跑堂伙计?你如何知道我姓冯?”

“小的正是这儿的跑堂伙计。冯爷之前来过一次,小的有幸给您上过茶,便记得了。”

冯勇想了想,这茶楼自己有一阵子没来了,加起来统共也没来过几次。

“你小子记性不错啊,这茶楼里头,来来往往的,你都能记住?”

顺子低眉顺眼地道:“冯爷这般人物,任谁见一面也忘不了。不过不瞒您说,小的虽然没什么能耐,可只要见过的人,轻易忘不了。”

冯勇不信,扯着他在茶楼的角落里,认了半天人。

但凡在这邺城里有点头脸的,顺子都识得。便是有面生的,打量一番,也能把那人的身份说个差不离。

冯勇大喜,当时就把顺子挖到了潘氏银楼,每月三钱银子,先预支给他两个月的月钱。

这样高的工钱,无异于天上掉馅饼。次日,顺子便欢欢喜喜地去潘氏银楼上工了。

他心明眼亮,嘴巴又甜,来银楼没几天,上上下下便交口称赞,主顾们也被哄得开开心心,银子花得流水一般。

冯勇见了,更是高兴,眼见着便有重用顺子的意思。

邺城繁华,天黑透了,潘家银楼才打烊。

顺子每每走得最晚。

银楼里都是贵重的金银玉器,离不得人看管。晚间,前头店面上有门房值夜,后院里有打手巡逻。

顺子总是热心肠地帮门房把店面收拾好,又前头后院挨着查看一圈,才下工回家。

这日,他又是最后一个走。

门房受他照顾良多,一个劲儿地催:“兄弟,今儿别忙活了,赶明儿哥哥轮值,带你喝酒去。”

“那感情好,小弟先谢过哥哥了。哥哥,小弟这就走了,晚间睡觉可得把门栓好了,不能粗心大意了去。”

“你放心走吧,哥哥晓得的。”

顺子笑着出了门,沿着东城大街,七拐八拐地往城西那片民宅去。

他哼着小调,却越走越快,瞅瞅四周没有人,突然一闪身,进了一个死胡同。

胡同里,有个黑影正在等他。

听到动静,那黑影转过身,正是钱良。

“查得如何?”

“回大人,属下已经把银楼的守卫摸清楚了,晚间前头只有一个门房值守,后院养着十个打手。他们整夜轮流巡逻,每次五人,两个时辰换一次班。银楼一共四层,一层是铺面,二层是给达官贵人设的隔间,三层是几位掌柜的屋子,四层收藏着银楼里最贵重的珠宝。属下认为,历年的账本,就藏在三层。”

钱良点点头,“你做得很好。”

“大人,可要属下现在就把账本偷出来?”

“不急,你再待几天,找机会去三楼摸摸底。此事非同小可,最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账本偷出来。”

“属下遵命。”“顺子”顿了下,又道:“大人,那门房约属下明晚喝酒,属下……”

“去吧,顺便套套他的话,或许他能知道点什么。”

“是。”

……

宣室殿里,齐嘉坐在龙椅上,手指一下下有节奏地敲击着龙案,半天没有开口。

钱良有些忐忑。

查谁都不打紧,可若是要查端王,得先让眼前这位主子点了头。皇上不点头,皇后娘娘说了也不算。

纵然皇上自小便于他的这位庶兄不甚亲近,可再怎样,端王也是龙子龙孙,容不得旁人半点污蔑。

听皇后娘娘今日的意思,是怀疑端王才是潘家银楼的真正东家。这么想不是没有道理,端王是魏太妃的亲子,魏太妃又是礼部尚书魏光正的嫡女。魏家,正是端王的外祖家。端王身份敏感,借着外祖家的掩护做点什么,情理之中。

而且,当年魏太妃不过是个不得宠的良妃,魏尚书又管着一个清水衙门,何德何能能让潘越甘心依附。可端王的身份,便不一样了。先帝十年那会儿,当今皇上虽然已被立为太子,却还是个毛头小子,端王却是权势滔天的亲王了。这事儿便不是端王主使的,要说他不知情,也万万说不过去。

钱良悄悄叹了口气,涉及到端王,事情就不太好办了,要么大事化小,要么……

他抬起眼偷觑了一眼皇上,见主子面色不豫,隐隐觉得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