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镯来历(1 / 2)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荣宝斋门口渐渐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大家口口相传,议论纷纷。

等到向府的人回来时,皇后娘娘的陪嫁流落到宫外的事情已经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了。

人群自动让开了一条道。那家丁见了向夫人刚要请安,便被她急急打断:“免礼,皇后娘娘怎么说?”

“回夫人,皇后娘娘说,此玉镯,她之前赏给了丽妃娘娘。可是在丽妃娘娘宫中,也没能搜到此镯子。皇后娘娘又遣了人到宗人府询问丽妃娘娘。

“丽妃娘娘说,此镯子她前些日子便丢了。因是皇后娘娘赏的,格外珍贵,发现之后便让储秀宫上上下下一块找。”

“当时有小宫女禀报,说发现镯子丢了的前几天,曾见宫女柳絮在娘娘房里洒扫。丽妃娘娘当时便提问了柳絮,可那柳絮死不承认,大喊冤枉。后来确实没在她身上和屋子里搜到镯子,丽妃娘娘只好骂了她一顿了事。”

“那宫女呢?”

“回夫人的话,她死了。前一阵在护城河里发现的那具死尸,正是她。还有,夫人,这是皇后娘娘当时陪嫁的册子。”

向夫人顺手接过,熟稔地翻了翻,便指着其中一页道:“柳掌柜,你过来瞧一瞧,是不是这个镯子?”

柳杨两股战战,好容易颤颤巍巍地凑上前去。只一眼,便觉得一股凉气从头到脚,直接晕死过去。

京兆府,近日京城内颇不太平,偷鸡摸狗、调戏良家妇女之事时有发生。

京兆尹公孙澈抖着胡子慨叹老天有眼,这个鸡毛蒜皮的程度不多不少,正合他意。少了,皇上嫌他光吃不干;多了,他扪心自问,不一定搞得定的说。如此甚好。

正美着,便听见门外有人击鼓。

他眯缝起眼,远远的,只瞧见打头的是一个女子。

再近点,嗯,身段苗条,体态风流。再走近点,让本官瞧瞧,又是哪家的小寡妇被调戏了哇?

嗯?不对,小寡妇后头怎地乌泱乌泱跟了这么些人?再仔细瞅瞅,这小寡妇有点儿眼熟哈,有点像那谁。

那谁来着,昂~~~~对,向士璧他婆娘。嗯,那个小娘子长得就很不赖,胸是胸腚是腚的……

“大人,大人……”李师爷一边微笑着迎接向夫人,一边咬着牙根跺着脚给大人醒神。

绮思被打断,公孙澈很是不耐,抬头便训:“安阳来,你叫唤个……”

下一瞬,“哎呦,嫂子。您大驾光临,小弟有失远迎了。不知您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向夫人不留痕迹的与他保持距离,“没什么大事,只是有一个玉镯,需要公孙大人帮忙查查来历。”

“好说好说,这等小事,也值当得嫂子您亲自跑一趟。您只要知会一声,小弟立刻派人去府上。不对,小弟亲自去,亲自去,嘿嘿嘿。”

“公孙大人莫急,本夫人还没有说完。来人哪,将柳掌柜带上来。”

很快便有粗壮的小厮将已然吓软腿的柳杨架上堂来。

“柳掌柜,你若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今日就在这大堂之上,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清楚。否则,本夫人即便相信你,也救不了你。”

“是,柳某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柳杨跪在地上,有气无力。

围观的京城老百姓们,眼见往日春风得意的荣宝斋掌柜的一朝飞来横祸,不由唏嘘不已。

柳杨说到做到,将那镯子是谁卖与他的、介绍人是哪个、他花了多少钱买的、又打算多少钱出手,一五一十,讲得明明白白。

公孙大人额头上湮出三滴黄豆大的汗珠。

他总算是听明白了,敢情是皇后娘娘的镯子流落到宫外被人卖了。被人卖了还不要紧,还卖到向夫人跟前去了。卖到向夫人跟前也不要紧,怎么还跟丽妃一案扯上关系了。真令人头大。

可是眼前,这么多老百姓都看着呐,不办的话,面子上好像过不去。这可如何是好?欸,要不……

“这个,向夫人,此案关系重大,不仅仅是宫中财物失窃,尤其还与丽妃一案有牵扯。本官需与宗人府钱大人商议后,再行查办。这样,此人我先收押,此案押后办理。”

“也好,有劳公孙大人了。”

“向夫人客气了,应该的应该的。”

众人一散,公孙大人就赶紧吩咐衙役:“赶紧的,把他给我捆上,还有这个镯子,一并给我包好。带几个人,跟我一起,把他们给我送到宗人府去。这都叫什么事儿啊,本官可不吃这个亏。”

宗人府。

钱全急急忙忙面见钱大人:“大人,属下刚接到消息,说是丽妃一案有新证据。人都找到京兆府去了,目前人证物证都在公孙澈手里呢。”

“什么?!走走走,赶紧带本官前去看看。”

宽敞的京城大街上,钱大人风风火火往南走,公孙大人急急忙忙向北去,行人都十分有眼色地给他们让开了道。

“嗯,直給,左拐,右拐,再右拐。”公孙大人有条不紊地指挥,专挑人少僻静的地儿走。下一个转角,唔,好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