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而合(1 / 2)

顾听打积善寺上空疾速掠过,脚尖轻点,便来到了积善寺后院的延寿堂。

延寿堂,顾名思义,是给年迈的僧人居住的。寺内的普通僧人在年老体衰、不事生产之后,便会搬到这延寿堂来安享晚年。

因着佛家讲求普渡众生,有时候僧侣们在寺院外捡回来的老人、病人也会安置在这里。

若是他没记错,掌管寺院僧侣去留大权的人,正是监院。积善寺的监院,他这两日恰好见过,正是一念大和尚。

一念大和尚方面大耳、棱角分明,唔,他早该想到的。

想必那个被他藏起来的大和尚,也与他有几分相像吧,哼。

顾听撅着屁股在延寿堂的屋顶上只趴了一小会儿,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向清欢为了丽妃一事,多方思虑,待写完最后一封信,月亮已经爬上柳梢头了。

碧玉平日虽然大条,今儿也从娘娘和丽妃的谈话中推测出一二,此刻心中既愤懑又心疼。

愤懑的是,皇上迟迟未与娘娘圆房,还弄出个庶子来伤娘娘的心。庶子先于嫡子出生也就罢了,如今竟还要娘娘费尽心思保住这个庶子。

心疼的是,娘娘一向宽容,入主中宫后从未苛待宫人,如今便只落得这个下场。老爷夫人今夜收到娘娘的信,要心疼的睡不着了。

碧玉心中汹涌澎湃,向清欢却毫无察觉。

她揉揉酸疼的手臂,吩咐道:“碧玉,安排洗漱。本宫今日累了,想早点歇息。”

“是,娘娘。”

碧玉服侍娘娘躺下,小心翼翼地熄了灯,刚迈出殿门一步,眼前便呼啦啦掉下一个乌漆抹黑的不明物体。

她刚要尖叫,却冷不防被捂住了嘴,面前露出一个脑袋:“皇后娘娘呢?”

碧玉白眼翻到了天上,白日里不能见人么,到了晚上就诈尸。

她掰开顾听的手,直接下了逐客令:“娘娘刚睡下,顾统领明日请早。”

“唔,我明早没空,还请碧玉姑娘通报一声。”

碧玉瞪大了眼睛,还头一回见着让皇后迁就他时间的主儿。刚想口吐芬芳,突然想起娘娘之前的嘱咐,只好咽了回去。

“顾统领在偏厅稍候,奴婢去请皇后娘娘。”

永安宫的偏厅里,灯火通明,火舌不时舔食油芯,发出毕毕剥剥的声响。

向清欢坐在主位上,神情严肃,“你是说,那小侍卫受到一野僧蛊惑,故意陷害丽妃?”

“回娘娘的话,正是。”

“不过一野僧,为何要针对丽妃?”

“属下已经见过那野僧及其同伙,依照他们的面貌,属下猜想,应该是北狄余孽作祟。”

“北狄吗?萧大将军的驻地,怪不得。”

“娘娘英明。属下已经派人将他们看住,只待娘娘一声令下,便可将他们缉拿归案。”

“不急,”向清欢略一思索,嘱咐道:“先不要惊动他们。丽妃已有脱身之法,此事不急在一时。加派人手跟着他们,本宫要知道,他们还与什么人有联系。”

“属下遵命。”

顾听转眼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向清欢却皱紧了眉头。

如此看来,这件事情,还真是不简单,恐怕皇上也没想到,里头还有这一层。

仅凭几个蓄意报复的北狄人,如何能在宫中引起轩然大波?

丽妃逝去多年表哥的相貌,想必将军府都没几个人知道,这些异族人又怎么会知晓?

背后那人,若非是将军府的奸细,那就代表着,他们于十几年前便开始搜罗将军府的情报。

思及此,她不由冷汗涔涔,萧大将军一直驻守边关,便这般打眼,那向家……

且先等等顾听的消息,希望是第一种情况,否则,大齐恐怕要迎来多事之秋了。

东陵。

夜色已深,翠云山房内,长信宫灯却依然热烈燃烧着。

宽大的御案上,铜鎏金珐琅镇纸正压着一张摊开的信纸,旁边随意放着一个被拆开的信封。灯火跳跃间,信纸上鲜红的印章,分外引人注目。

齐嘉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外面森森的夜色一言不发,后面跪在地上的,赫然是一袭黑衣的顾听。

俄顷,齐嘉回过身:“此事便依皇后所言,宫中也要严加防范,务必保证皇后的安全。”

顿了顿,又补充道:“今日皇后与丽妃独处一事,事出突然,朕便不罚你,但朕绝不希望有下一次。”

“属下谢主隆恩,绝不贰过。还有一事,今夜皇后娘娘曾派人给向府送信。送信之人万分警惕,属下怕惊动皇后,没敢截下。已经派人跟过去了,信中内容明日便会知晓。”

“嗯,向家暂且不必忧心,皇后是个聪慧的女子,明白孰重孰轻。”

顾听有些诧异,主上不是一向很讨厌皇后吗,怎得突然夸上了。如此想着,他略歪了头偷觑主上的神色,一个不留神便与齐嘉对上了眼。

顾听赶紧低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