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一整条街的铺子都是我的(1 / 2)

此时拆穿应侍郎的招数,拉他下水,还表现出姜棠不识礼数,可谓是两败俱伤。

事已至此,她只能顺着谎话往下说:“周婶,我记性不好,人累事又多,就把自己干的事全抛之脑后,委实不该。既然你说夫人喜欢这回送的礼,下回我再送一样的。”

周嬷嬷笑容暖了几分,“姜姑娘,金累丝双龙戏珠纹的手镯本就不俗,还被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开过光,保佑夫人平安顺遂,这心意,不枉夫人疼你一场。不过,夫人什么样的首饰没有,要你来买,没的破费了。”

金累丝双龙戏珠纹的手镯,一听就价值不菲!果然是应硕懂得投其所好,把功劳全推给姜棠,这般用心良苦,看来娶她不是儿戏。

“姜姑娘,既然你跟少爷同在一个衙门,怎地不一起回来?夫人见你们一起回来,定会非常高兴的。”

一想到应硕还在衙门,姜棠如擂鼓般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周婶,不瞒你说,教刑部犯人们织布的女师傅,染了疫病,应侍郎还在衙门处理呢,一时半刻怕是回不来。”

“疫病?”周嬷嬷满脸惊慌,“这太平盛世,怎会有人染了疫病?少爷也是肉体凡胎,跟得了疫病的人接触,万一……万一……”

得了疫病,不死也残,她没敢说出来,不然有诅咒之嫌。她鼻眼泛酸,“自打老爷走后,夫人全靠少爷支撑过来了。这人到中年,还没含饴弄孙,少爷可不能有任何闪失!”

姜棠眉眼间全是伤感,喉咙发紧,不知说什么好,强压着眼泪不掉下来,搀扶着周嬷嬷继续走。

到了花厅,窦氏扬着嘴角笑道:“姜棠,半个月不见,我可想你得紧,快来坐下。”

“应夫人,多谢抬举。”

姜棠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坐下了。

窦氏人精,一看来的两个人笑不由衷,便问:“瞧你们愁眉不展的,出啥事了?”

“夫人,刑部大牢出了疫病,少爷正在处理。”

“疫病?”

窦氏唇角绷得紧紧的,身子发颤,“这世上银子解决不了的事,为数不多,疫病是其一。硕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该夸他胆量过人,还是吉星高照呢?”

“夫人,少爷他菩萨心肠,舍不得犯人们全染疫病,老天爷看在眼里,不会叫好人受累的。”

“老天爷就是瞎了,收走了我的相公,又折磨我儿子!”窦氏双手叉腰,仰望已黑沉沉的天,“历朝历代,皆有发生疫病,每次死个成千上万人,次次都以为人要死绝了,但不都熬过来了?咱们别垂头丧气的,该吃吃,该喝喝,养好身子,疫病来了就治!”

“应夫人这一番见解,令我醍醐灌顶,实在是妙。”姜棠顿如吃了一粒定心丸,竖起大拇指夸道。

“姜棠,咱们坐下来,边吃边想办法。”

周嬷嬷悄无声息地替二人布菜斟梨花春,酒过一巡,窦氏拿帕子拭去嘴角油迹,一脸郑重地道:“姜棠,我名下有几家生药铺子和医馆,以杏林百草堂名声最大。从明儿起,杏林百草堂开始闭店,大夫们去刑部大牢日日夜夜坐诊,谁有染疫病的兆头,不论是犯人还是衙役,一律立马诊治,分文不取。剩下的掌柜和伙计,该按方抓药的抓药,该熬药的熬药,务必与刑部共担艰险,一起进退。”

“应夫人,您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心地善良又果敢,实乃我辈之楷模!”姜棠由衷地称颂,心里嘀咕:杏林百草堂的掌柜说东家姓窦,人称窦夫人,可应夫人说杏林百草堂是她名下的产业,才能说开就开,说关就关。看两人都不像撒谎,难不成应夫人娘家姓氏为窦,怕她说打着丈夫和儿子的旗号在外敛财,才对nbsp;她不知自己想得对不对,便旁敲侧击地问:“应夫人,我曾去杏林百草堂看过病,那儿大夫问诊如沐春风,药价低廉,平民谁要抓药看病,头一个就去杏林百草堂。您经商有道,看杏林百草堂生意红火,有没有想过把附近的铺子盘下来,做点其他生意?”

“那一条街的所有铺子都在我名下,有些被人盘了去,也有自己干的。一时间我也想不起来都有啥铺子,总之,你要去那条街的铺子买东西,不必付钱,全记到我名下。”

一整条街的铺子都是应夫人的!

姜棠咋舌不已,“应夫人,失敬失敬,我原不晓得您是京城第一女豪富,说过许多粗鄙没见识的话,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