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如月收起了对李慕白的轻慢之心,但这些人仍不能成为儿子的启蒙老师。
无他,
就怕被掰弯啊。
为了儿子的未来,老娘只能收起泛滥的同情心。
一旁的小翠也哑火了,刚才嘴上虽然凶,但毕竟不是一个心硬的人。想想也是,如果没有悲惨的境遇,谁会沦落到去做男宠。
“既然小李对自己诗词很有信心,不如这样,我说上两句句,不拘格式,不拘题材,你只需接下两句。如接上,我便让你成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如何?”穆如月换了一个策略,决定让对方知难而退。
原本情绪有些低落的李慕白,闻言眼睛发亮,忙道:“夫人请说——”
想不到穆如月也是诗词好手,无形中,李慕白对穆如月的敌意也消了几分。
穆如月故作沉吟,随即吟了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思乡诗,且有家国情怀的,首推老杜这一首。
原本跃跃欲试,且智珠在握的李慕白,闻言身躯骤然僵住,美丽的双眸防空,一瞬间,他整个人的灵魂被抽空了。
不仅是他,身旁的四个年轻才俊,也大抵这个表情。
惊艳、震撼,更多的还有……恐惧
寥寥十字,却勾勒出了景国的真实状况。
如今的景国看似歌舞升平,但实则朽木溃烂,边疆四处告急,若不是景国战神四处补救,景国怕……
这一首诗,前两句,便将景国实况石破天惊地点了出来。
屋子里,一下子陷入了沉寂。
良久——
李慕白渐渐回过神来,双眸已是通红,隐有泪光闪烁。
他上前,对穆如月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今后李某再不提诗词二句,夫人才情无双,但相比才情,慕白更佩服夫人的拳拳之心。”
闻弦歌而知雅意。
老杜的《春望》前两句,立意在家国上。
远比如今流行的靡靡之音要强的多。
穆如月倒没想到李慕白会这么快认输,看来,这个世界的读书人还是很有风骨的,哪怕沦为了男宠。
原等着对方对出下两句后,再把原作拿出来,一比高下,现在看来不必了。
至于讽刺景国?对不起,她没想到,只是拿了一首老杜著名的思乡诗,让对方知难而退。
“夫人可有下两句?”李慕白再拜。
他没有尝试去对下两句,他甚至觉得如果自己冒然去接,是对这首诗的亵渎。
但他很想知道,这一首完整的诗会是怎么样的?
开篇两句,就已石破惊天,若是完整呢?
他非常期待。
其他四名年轻人,同样一脸期待地望着穆如月。
只听穆如月慢慢吟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