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计划(1 / 2)

斗金銮 查理芒 1062 字 3个月前

哎——江瑛连忙伸手阻止,又拉着他坐回喜**。沉默了一会儿,才又道:此事不怪你。只有前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现在想来,他大概本就打算着趁这个机会离开。他既早有此心,横竖你我是拦不住的。

江瑛还有些惆怅,便见一只浮雕花鸟的金杯被递至眼前,杯中酒液浮**,散发出甘洌的香味。

还是别想了,今夜正是好时候,开心些,嗯?

江瑛回过神来,接过酒杯慢慢饮下。

长夜漫漫,良宵才刚刚开始。

太子回京已经有几日了,但先前却不知为何总是借故不来谢府拜访,一直拖到拖不下去了才着人递了拜帖。

花厅里,江明义依旧一身金袍玉带,举着一杯酒向谢靖玉告罪:外祖见谅,孙儿自从海州回来后就得了风寒,一直没见好,孙儿担忧过了病气故而一直未曾上门。此举实在失礼,望外祖见谅。

谢靖玉脸上倒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他一团和煦地同样举起酒杯:殿下这是说的哪里话?您是当朝太子,哪里有臣下因为一点小事责怪太子的道理?您既然风寒初愈,这杯酒臣喝就是,您就不必喝了。

江明义推拒道:既是在外祖家中,何来君臣之分?外祖是长辈,晚辈犯了错,只罚一杯酒已是宽容之至,怎敢不喝?

说完便将杯中酒液一饮而尽。

谢靖玉也跟着将自己的酒喝尽。

他将空杯置于桌上,和蔼看着江明义意有所指般叹道:海州一行后,太子似乎成熟了许多,老臣心中甚感安慰。

江明义谦虚道:外祖过誉了,不过孙儿此次海州之行,确实颇有助益,孙儿对国政又有了新的理解。

谢靖玉面有讶色,继而笑道:哦?先前每每提起这些,殿下虽不曾推拒,终究及不上对古玩奇珍的喜爱,怎么一趟海州之行便让殿下有了新的想法?老臣愿洗耳恭听。

江明义搁下酒杯,沉吟了一会儿才道:孙儿在海州数日,多由琼瑛公主带领四处走动、巡游,沿路见百姓大多认识公主却不惧怕她,还主动邀请我们到他们家中做客。他们生活虽不富裕,但却一派生机盎然,路边的乞丐比京城中的还要少。而且,孙儿听闻海州许多百姓家中都曾受过倭寇侵扰,如今有了海州军他们便能安心地从事生产。据说那里的百姓甚至不惧怕军队,反而很拥护他们。外祖您说,这是否算得上是一桩奇事?

谢靖玉只是笑了笑,其中并无多少真意,随后便评价道:老臣先前还说太子先前不爱研究国政,殿下可知,你方才所说便是地方官员习以为常之事。上官巡查,地方官员为了不受罚,自然会拼尽全力不让上官看到百姓生活困苦。老臣在地方为官时,也曾听说有人提前买通百姓,让他们刻意在上官面前表现出安居乐业的样子,而那些真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反而不会被上官看见。殿下啊,您若是对国政再多尽些心,就会明白,这些不过是最简单的手段罢了。

江明义闻言深深皱起了眉头:竟是如此么?可我看那些百姓的表情动作全然不似作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