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我的孩子……”
徐氏手腕上犹然缠着一串未记得放下的念珠,步入厅内时险些被门槛绊住,怀袖忙快步上前来扶。
“娘!”
原本以为陌生的称呼自然而然脱口而出,梦境中模糊的人影和现实中的妇人相重合,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徐氏哽咽难抑,不断拭着眼中流淌的泪水,生怕眼前的女儿又是梦中幻影。不必多言问询,只属于亲人之间的熟稔已经足够让她认出女儿。
徐嬷嬷从旁跟着叹气又落泪,劝说了好一阵才安慰好徐氏。
“都是娘当年太过疏忽,让你流落在外这么多年。”徐氏摸了摸怀袖脸颊,又是难过又是高兴。
难过这许多年对亲生骨肉的亏欠,高兴神明护佑她的孩子平安无事,再次回到了她的身边。
怀袖拭去面上泪水,微微摇了摇头,“从前的事已经过去了,母亲不要太过自责。”
往事不可追,痛责过去无意,她如今能回到故乡得见亲人,已经很知足了。
徐氏欣慰地点点头,握住怀袖的手再次好好地端详了她好一阵后,转而看向莫致之,“这位便是四公子吧,多亏你照顾皎皎。”
她虽只是民妇,但对于前昔战事也是有所耳闻的,何况因为夫君曾经出仕之故,对于江州的一些人也是了解的。如今不但见了女儿,又得见有好儿郎堪配她,心中自然欢喜。
“岳母。”莫致之端正揖礼。
徐氏微笑颔首。
“夫人,将老爷请回来吧。”徐嬷嬷扶着徐氏落座,笑着建言。
徐氏自嘲地笑了笑,怪自己糊涂,忙吩咐人去请夫君。
“你爹他一直忙于乡学之事,收到你兄长的来信后,每日都会去渡口等上一阵子。偏巧今日事情多,他脱不开身,不然此刻定然是与你们一道回来。“
怀袖略微点点头,心底不免再次泛起层层愁绪。她和莫致之这一路行程并不算短,父亲每日都在渡口等待,看着船只经过而不能得到心中期盼的答案,该是多么失落。
手指间似有温热传递,怀袖看了看一旁的莫致之,见他默默地握着自己的手,不觉心上一暖。自己什么也没有说,可对方却了解她的想法。
徐嬷嬷唤来侍女端上茶盏,众人谈及怀袖这些年在江州过的日子。
可能引起徐氏担心和众人追问的事,怀袖全部草草带过,只选了些有趣轻松的讲出来。正要谈起沿途所见所闻时,院中忽然传来高声话语声。
“皎皎她在哪?”颜清杭疾步步入正厅,定眼看到徐氏下手处的年轻女子后,向来平和简淡的面容也不免流露出难抑的激动。
怀袖走至颜清杭面前,郑重行礼,“父亲……”
颜清杭眼眶湿润,忙伸手扶住怀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孩子,你受苦了……”
当年他无力于朝政已觉愧悔难当,女儿的丢失更是在这愧悔中增添了莫大的打击。
天见可怜,终于可以让他们一家人得以团聚。
怀袖摇摇头,今日能和双亲团聚,她不觉得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