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游山玩水去也(1 / 2)

明珠照山河 锦念非霜 1715 字 3个月前

北朝四十六年夏,明倾帝宇文彻登基八载,世家宗族谋逆兵起长安,帝明睿果决,乃连通柔然盟军诛之,遣将军霍助柔然之乱,届时世族之势消殆尽,北朝政事海晏河清之空前未有,史称明倾之治。

————————《北朝史·明倾之治》

庆和殿前的汉白玉广场上,清晨的风吹的那样大,朱红色的官袍被吹的猎猎作响,他们手执玉笏,缓缓走出来,从云端上去看,纱帽泱泱。

裴延龄劝扶道:“陛下事务繁忙、日无暇晷,平日里早朝风雨无阻的,哪怕是抱病在身,也事无巨细,今日未来临朝,想必是有要紧的事,你一把年纪了,今日难得清闲,夏日里喝喝凉茶、踏踏青,同老夫去泛舟湖上可好?”

杨亢宗眉头紧皱,颧骨清瘦,迎风而立叹息道:“如今大事方定,世家宗族死的死、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可毕竟曾是一棵参天大树,如今忽而倾覆,留下的根、残下的叶,也需要去填补、去清扫,可你我都有几日未曾见到过陛下了?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老夫是担心陛下啊……”

裴延龄听见杨亢宗说些哲言就心烦意乱,捋着胡子走快了些,道:“我们老了,年轻人与我们想的总是不同,陛下一路走来,谨小慎微、谋略得当,你莫要杞人忧天,你我啊看着陛下长发,但终究是臣。”

杨亢宗叹息,手执玉笏跟上去,道:“你可有听闻公主失踪一事?自那日俘获叶昆仑尸骨后,公主便下落不明了。”

裴延龄回头,愣道:“可真否?”

杨亢宗摇摇头,垂眸道:“不确切,可近些日子来呀,我总是想到当年明偿帝还在世的光景,那也是一片的盛世,但余每每思及先帝因昭阳皇后之死而殉情的事,常常叹息痛恨,红颜误国殃民……”

汉白玉广场上,风拂远处青绿杨柳,青白交织的颜色让人忍不住也通透起来。

裴延龄捋着苍白胡须,想起当年的事,压低了声音嘶哑道:“可她不仅仅是昭阳皇后啊,她还是东海王的掌上明珠,是无愁世子的妹妹……东海顾氏一族祖上曾是雄踞半个江山的霸王,那时北朝创业之初,顾氏一族效忠北朝,开疆扩土,这片土地上一寸一寸的繁华无不是顾氏满门忠烈用血换来的。

他们是功臣、是北朝最英勇的王侯,然而十五面前,狡兔死,走狗烹,一句功高震主、一声削藩定土,玄武门前,顾氏满门忠烈尸骨累累……”

他上了年龄,一回忆起来,就好像是那些画面又历历在目,忍不住眸光湿润,又道:“你那时未曾去过东海,不知道尸塞江海、血染碧空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顾氏一族最后活下来的就只有郡主一人,北朝人都知道先帝曾是文恭王时就心悦郡主,可他也曾奉旨削藩,杀尽东海顾氏,而后强娶郡主,立为昭阳皇后。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北朝欠着东海的啊……”

杨亢宗愣了愣,连忙止住裴延龄,不悦道:“你且言住,这些话、这些事儿也是可以轻易说出口的?”

继而,他皱了皱眉头,负手走在前面,冷道:“你倒是有这些子悲天悯人的念头,殊不知,哪个朝代不是一步一步这样走过来的?虫害未成灾之时,最易掐之,若是当年没有削藩,没有诛杀顾家,谁能保证顾家不会举兵谋反?

老夫只恨当年,斩草不够除根,徒留一个祸水,让他狐惑君王,以至于后来天下大乱,生灵涂炭——顾家是满门罪臣!”

说罢,拂袖而离,汉白玉广场上风那么大。

容得意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他是礼部尚书,此时诸项事宜要行办,特意来向杨亢宗和裴延龄请示。

他笑笑,有条不紊的向裴延龄询问诸多事宜,官服衣袖里的五指却深深嵌进血肉里。

长安城外,午时三刻。

“南舟,你与我分头去找长安掘地三尺,也要把人给我找出来!”

午后,烈日炎炎,百草凋萎,长安街头百废俱兴,已经有居民商户陆陆续续搬回来营业开张了。

他心急如焚,纵春楼、相国寺、大街小巷,不眠不休找了三四天,却不见顾灵依的身影。

宇文彻越来越害怕,长安街头清理尸体的那晚,他甚至一个一个去认,每看一个就心惊胆战一次。

他害怕那小丫头真出了什么事,人生头一次害怕到这种地步。

护送顾灵依去江南的那些暗卫和禁卫军们更是满城的去找,若是真出了什么事儿,估计项上人头难以保全。

然而,顾灵依到底去哪了?问之则曰:玩山玩水去也。

“蚰蜒啊,你不愧是我真朋友!来来来,我去给你撑伞,我去给你撑伞。”

说着,顾灵依屁颠屁颠的去拿了把荷叶伞,蚰蜒摆摆手,笑道:“我可是顶着砍头的压力带你出来玩,等到您回长安了,可别把我给供出来。”

“放心放心,等我明儿个去把吉贝接回来,我就回长安,我就说我是被叛军带到那儿的,一定不会把你暴露出来的。”

那晚,顾灵依从叶府出来,到处都是尸体,她一边哭一边跑,遇见叛军就连忙四处躲藏,恰好就遇见蚰蜒。

当时顾灵依满身是血,蚰蜒吓得连忙去安抚,后来也是蚰蜒怕她心里留下什么阴影,就直接带人去远处游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