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干戈玉帛尽归无(2 / 2)

空山宴 昔往矣 1929 字 3个月前

承奕头也不回地道,“那个阿城,你不认识?”

阿汝摇了摇头,“不认识。奴才那时也有些心慌,生怕因为奴才的愚蠢,也害殿下折了颜面,可那阿城的确不是奴才的线人,只是奴才也有些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承奕停下脚步,回过头去。

“你还没明白么?”

阿汝脸色苍白,将头伏得更低,“奴才愚钝......敢问三殿下,您是不是从破门前的一刻,就已经知道了?”

承奕不置可否,道,“他本就是故意泄露消息给你,倒也不怪你。”

说着就又朝前走去,过会儿,脚下一顿,扭头朝阿汝突然道,“本王饿了,你去厨房找阿樾,挑几样清淡的吃食来。”

阿汝连忙应下,折道离开。

承奕走到书房前,推门而入。屋中漆黑一片,他便走到灯盏前,取火石燃灯。

火光缓缓地充盈在整个屋中,并不明亮,火焰跳跃,带动屋中光影摇曳。

承奕回过头来,就见原本寂静无人的书房正中间,搁着一把椅子,有一个人竟坐在上面!

他的衣衫融进黑暗中,灯影照在他的脸上,显出幽深而俊朗的轮廓,唇角微微上挑,似是含笑。

承奕下意识地攥紧火石,“何人?”

男人轻笑着歪了歪头,声音飒朗。

“三殿下,幸会。在下拂晓领头人,顾扶风。”

门口突然响起东西落地的声音,托盘和碗筷砸在地板上,稀里哗啦咣当一地。

从厨房折返回来的阿汝满脸惊异,似是也没想到竟有人无端地出现在王府之中!

“.......何人?来人!来人,保护殿下.......”

承奕却突然抬手阻止阿汝。

他两眼只看着面前的男子,上下打量了一圈,才道,“阿汝,掌灯。”

待火光照亮整间屋子,承奕同顾扶风分坐对面。

顾扶风道,“虽是不请自来,但想必三殿下定不会见怪。”

承奕坐姿如松端正,道,“该见怪的,白日也见过了。”

顾扶风懒洋洋地撇撇嘴,道,“殿下这是怪我了?”

承奕转过头去泡茶,口中道,“你要借旁人之手清理门户,没人拦着。可又专程放假消息给本王身边的人,却是何意?”

顾扶风道,“殿下明明知道我是为何,又何必明知故问。”

承奕用杯盖轻轻滤着茶沫,“这种戏,不看也罢。”

顾扶风懒懒地用胳膊支着脑袋,缓缓道,“若真是动真格的,只怕殿下更不想看。”

承奕没有说话,只看着茶盏里逐渐在水中伸展开的茶叶。

顾扶风道,“有些事,尚书省办不得,左骁卫和旅贲军也办不得,可拂晓办得。”

承奕回头看着顾扶风,隐有不悦,“没想到你竟如此张狂跋扈。”

顾扶风一笑,“承让。”

承奕收回目光,垂眸不语,似在想着什么。

屋中寂静了片刻,才又听承奕出声问道,“.......你同她何时认识的?”

顾扶风眨了眨眼睛,认真作答,“从她十四岁时。”

承奕过会儿才道,“这样。”

热汤水气氤氲,他端起茶盏,低头抿了一口,又问,“......说吧,你有何条件?”

顾扶风看着他,道,“我只想护她周全。”

承奕缓缓放下茶杯,道了声,“......好。”

他又偏过头来,抬眸看向对面的男子,“我也是。”

——

那一日,为了铲除留驻在长安的暴匪,四王麾下的左卫率和旅贲军和三王手中的亲卫齐齐出动,可没想到,竟让这群暴匪戏弄了一番!

长安城中几个为非作歹的恶霸,被这帮暴匪送到三王和四王的面前,陈情忏悔,而今又游街示众,在衙门里同各个被他们残害的门户一笔一笔账地清算。

百姓听闻后都十分不解,不明白不过是几个小小匪徒,怎会倾尽三王四王的兵力都未能将其俘获?直到听说那群暴匪竟是名动江湖的神秘组织拂晓,才终于有人点了点头,长叹一声——难怪,毕竟是拂晓!

再说暴匪,这暴匪抓了坏人,还能叫暴匪吗?

百姓心中亦是有疑。

只是三王与四王却因此事不得安宁。

听说当日就被宁帝召回宫中,责查失职之罪。四王自请有罪,请的却是不是剿匪之事,而是不能让兄弟亲和。

于是这一出戏,最后又落在了三王与四王争功,才让暴匪趁乱逃脱。

可这样一来,拂晓就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话题。拂晓在赣州雪灾时赈济灾民,救济深受洪涝灾害的难民,在各国各境义诊救人,惩治欺男霸女的恶人的消息也层出不穷。关于拂晓的趣闻,成为长安街头说书人近日最火爆的段子,讲了三天都不带重样。

其中自然也不乏混进去些许拂晓自己人。

顾扶风因势利导,引导民间舆论,就同他答应承奕那般——拂晓的名气越大,才会越有价值。

一石多鸟,张狂肆意,依旧是顾扶风的风格。

卿如许笑着摇了摇头,又看了看天色,想着那位谁也欺负不得的爷,这回可是为了拂晓在宫里挨训呢。

她无奈地扁扁嘴,又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