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反讥(2 / 2)

妾闻春 东风著意 1687 字 3个月前

一路上姚七娘一直想着这些事情,不知不觉间已和宋晁一行人快走至山脚。

宋晁瞥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姚七娘,笑道:“姚小姑倒是镇定。”

姚七娘讥笑,冷冷应道:“宋大人这说的是什么话,若是我慌了,你帮会放了我?”

宋晁又是一笑,嘴角酒窝若隐若现,对姚七娘道:“自然不会。”

姚七娘轻哼一声,不想再同他说话。

宋晁却好似来了兴致,又对姚七娘道:“丹阳初见时,姚小姑还是那王郡丞的妇人,却不想短短一年时间,却已成了柳兄的妾室,应当说,柳兄对你可是十分喜欢,毕竟若是你曾为他人妾室一事传开,对柳兄的名声来说可是极大的祸患呢,别人可以,但他柳十一却不行,他所言所行皆是这建康世家中人榜样,却在姐夫丧期与他的妾室暗通曲款……啧啧……想想便很是风流恣意呢,于这建康城的大名士柳十一而言……”

宋晁这番话跳到姚七娘的耳朵里头,姚七娘心中暗骂,这还不是你和那姜姒害的,只是情绪涌上脑海,姚七娘也顾不得其它,顿下步子来反唇相讥道:“丹阳初见时,姜夫人还是那临川太守的孀妇,想不到短短一年时间,却已成了这殿前的女官,应当说,宋大人您对她应是十分喜欢,毕竟若是宋大人你勾引人家孀妇一事传开,对宋大人的名声来说可是极大的祸患呢……在姜夫人守丧其间,宋大人却与她颠龙倒凤,怕也是风流快活得很……”

姚七娘将方才宋晁的话一字不漏的还给他,若是换了旁人自会气恼,只是宋晁却愈是笑得厉害。

“姚小姑。”他沉声道,嘴角微翘,视线紧紧的锁在姚七娘身上,眼底幽深,令人不寒而栗,“你的这张嘴,我倒是十分的喜欢,我那院中妇人极多,却没有一个能同你这般能说会道的呢。”

姚七娘倒是没有想到宋晁的脸皮能厚到这般程度,别过头去却还是回声道:“她们不是不会,只是不敢。”

宋晁颇有深意的看了姚七娘一眼,又收回了视线,而此时,二人已至山脚。

一辆马车停在山下的栈道前,像是特意准备的一般,上头没有标族徽。

“姚小姑是要自己上去,还是我请你上去?”宋晁又‘关切’出声。

姚七娘不以为意,回道:“不必劳烦宋大人。”

姚七娘走到马车前,自己上了马车,马车中很是狭小,窗户也是极小,只能探出一只手去。

宋晁要把她带到哪去?她该怎么逃开?

姚七娘按着胸口,缓缓平复呼吸,不能急,她告诉自己,不能急。

宋晁对马车车夫低声叮嘱了几句,马车缓缓驶了起来,姚七娘伸手拽出袖袋,而袖袋之中,只有先前程九疑给她的玉佩和柳十一送她的簪子。

事已至此,慌乱也无用,姚七娘一声不吭的坐在马车里,注意着窗户外头渐渐移动的风景。她记性极好,故而来时的路记得一清二楚,如今若是她没有记错,这条路是往乌衣巷去的。

去乌衣巷?去宋家么?

过了半个时辰,马车驶了进乌衣巷。姚七娘回忆着乌衣巷路线,看着四处熟悉的建筑,随即明白过来,这两马车是要去哪了。

是柳家,并非柳十一的私宅,是柳家本家。

宋晁送他来这里做什么?还是说,是柳家的什么人要求他这般做的?

姚七娘心中揣着疑惑,马车已经停在了柳家的后门,四个个婢女打扮的人出了来,对那车夫道:“夫人让我们来接应。”

那几个婢女话音刚落,姚七娘便将车门掀开,那些个婢女见到姚七娘微微一怔,为首的便出声道:“宋大人对女郎倒是客气,竟然也不曾将女郎手手脚束上。”

姚七娘未曾理会那婢女这般语气,径直出声道:“你们夫人是谁?”

夫人这个词太过模糊了,这柳家有多少夫人,柳十一的父亲兄弟的妻子,皆被唤作夫人,她们口中的是哪个夫人?不过,她与那些夫人无冤无仇,她们怎么会出手?

还是说……她们口中的夫人,便是这柳十一的母亲,这柳家的主母?

若是她,她要做什么?

姚七娘下了马车,扫视周围一圈,心中暗暗思量逃跑的可能性,只是见几个柳家的侍卫守在附近,姚七娘便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没法逃。

姚七娘深呼一口气,走到那为首的婢女面前,那婢女身姿俏丽,曲线玲珑,虽是婢女的装束,可这一眼瞧着便也与旁的婢女不同,犹如弱风扶柳、霞姿月韵。

那婢女见了姚七娘走上前来,娇美一笑道:“女郎见了不就知道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