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想到这件事,她都忍不住后怕。
越是后怕,就越讨厌华左。
一年之后,莫藤又去寺庙上香,看到断缘又想起那个孩子,一时兴起就又派了宦官去华家问华左有没有到学龄,有没有送学堂。华母没想到女王还惦记这件事,便不敢怠慢,赶紧准备了笔墨纸砚,选了家学堂送华为去读书。
学堂是本地的大学堂,专门收着一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华左天资出众,和学堂里的那些纨绔子弟完全不同,先生喜欢他,便告知华母,这孩子适合走仕途,不如再大一点想办法托人送他入官学,不要耽误他的前途。
花都官学学堂就是官方办理的学堂,收学十分严格,只招收朝中大臣或者是文士名流家的孩子,华左家里是经商的,商人的孩子一般只考到秀才就已经认为足够,进官学学堂容易被孩子孤立嘲笑。
华母本来就不想费这个神,但是私塾的先生在某个文士聚会上顺带提了一嘴,当时酒席上正好有官学的先生在,他想起女王祭祀时候遇见山脚泼妇的笑话,便问是不是女王送回家的那个小孩,私塾先生急忙称道说是,正是那家的孩子。那孩子母亲虽然有失体统,但是那小孩沉静聪慧,是极好的苗子。
那官学的先生一想女王似乎对这个孩子上过心,没准培养出个人才,以后在朝中也算有自己的羽翼,便回去和官学管事的商量,第二天就主动上私塾对华左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是这孩子果然天赋过人,是个读书的好苗子,破格就录取了他。
华母哪里料到自己最不讨喜的小儿子会有这样的境遇,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是也不敢怠慢,平日里打骂华左的行为就少了。华左在家里不讨喜,到了九岁干脆就搬去了官学里住。虽然刚开始遭受了不少同学的嘲笑和鄙视,但是他读书的确争气,性格渐渐也因为对抗环境变得冷漠尖刻,旁边人竟也不敢多怠慢他。
官学里的先生每次看到这个孩子穿着青衫抱着大大的书卷在院子里行走,便觉得他小小年纪有官相。
“啊,你看他目不斜视的样子多么冷傲,你看他不紧不慢的脚步多么有官威!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风度真是令人期待啊。”
并没有,华左只是不想在那些欺负他的同学面前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情绪反应罢了。
华左不喜欢这里的学堂,但是这里多多少少比家里。因为他除了有个很不喜欢他的母亲,还有两个总是喜欢欺负他的哥哥。
两个哥哥不无学术,十分淘气,但是懂得看人脸色。他们看得出母亲讨厌华左,所以欺负他起来肆无忌惮。华左从小营养不良,又被早早送去读书缺乏锻炼,身体不太好,所以体弱多病,经常被两个哥哥打得浑身是伤。
官学学堂里的孩子虽然也欺负他,但是多少都自持自己是名门之后,倒不会对他拳打脚踢,最多冷言冷语,有时候给他下绊子,如此而已。
有些时候,他想起有过一面之缘的女王陛下,心情便初见面不一样。他总以为自己来这里读书是因为女王的叮嘱,所以受的这些苦,多多少少也有点迁怒女王。在成长中,他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少年,但是逐渐养成了孤僻乖张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