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吃。”
夫妻两恩爱。
说起来,他们夫妻有些同命相怜。
谢三是家里太穷,只能把自己卖了求活。
他老婆是因为有个嗜酒好赌的爹,将她卖了。
好在,最后意外来到了郑家这里,人生得到了改变,还是变得像天堂一样。
谢三现在在种植园做工,他老婆本来在织造所做工。
从怀孕到生孩子到现在孩子不到一岁的时间,她没有再做工,但郑家给了丰厚的鼓励生育的保障,不用做工,也能分到足够多的东西来生活。
等孩子一岁后,家里没有人带,可以将孩子带到八岁进入学塾学习后再做工,或者就在家里做工,一边带孩子一边做工。
总之,孩子很重要。
当然,带着孩子在家里做工,分到的东西更多。
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谢三老婆决定孩子满一岁后,就在家里做工,拿到蚕丝后,在家里用小的纺纱机纺纱就可以,两不耽误。
……
吴平住在浦吧哇县城,他是买船票后被带到郑家这里,最后没有选择在这里安家,而是给郑家打工挣钱,等钱挣够了再衣锦还乡。
但一年多过去,吴平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
他心里很想在郑家这里安家,但又想以后挣了钱回老家,不想一直背井离乡。
像他这样还在咬牙坚持只给郑家打工挣钱的人不多了,只剩下两百多人。
虽然给郑家打工,能拿到很高的工钱,有免费的房子住,其他东西用钱买也不贵,能存下不少钱。
可是跟那些同样是买船票过来,选择在郑家这里安家人相比,差距就大了。
选择安家的人,有永久的房子住,不像吴平他们纯打工的,房子虽然免费住,但并不是他们的。
还有就是安家的人,可以获得许多田地,粮食不愁,穿的也不愁,就算是选择做工,也有丰厚的物品,能吃好喝好。
最关键的是,那些单身的,许多都成家了。而吴平他们这些坚持纯打工的人,都是单身汉,但郑家不会给他们安排婚事,他们没有在这里安家,自己找都找不到。
个个看起来挺苦逼,尤其是在这种除夕夜,吴平他们身边没有家人,没有老婆孩子,会十分孤单。
看着夜里的烟花,听着别人一家人欢声笑语,吴平更加觉得孤单。
他深深一叹:“算了,还是在这里安家吧。”
经过除夕这一天后,还在坚持纯打工的人会有一部分人选择安家。
……
郑明带着老婆李幼嫆,今天在政府过除夕。
“放烟花了!”
“我也要放。”
“会不会太危险?”
“看着的,不会出意外。”
吃完年夜饭,郑敏,郑聪都迫不及待要自己放烟花。
“你也试试。”
郑明拿着一些烟花,跟李幼嫆一起放。
郑宽和朱氏在一旁看着,脸上都是笑容。
……
另一边,那三个西洋人铸炮师以及带着的翻译,助手,在兵造所的人热情招待下,第一次体验到了华夏人的过年氛围。
觉得很有意思,跟着一起到县城参加庆祝活动,放烟花,十分热闹,喜庆。
同样,他们是稀罕的,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