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基本都是单着的,按照以前安排倭国人的规矩,青壮男子,安排挖矿,搬运重物等重体力活,青壮女子先安排去学习汉语,然后给他们安排成家。
至于孩子,送去学塾,先学会汉语,再念书。
除了人外,李彦盛还带来了不少货物。
有铁矿石两千吨,硝石四十吨,硫磺二十吨,小麦四百吨,菜油二十吨,食盐二十吨,麻布两万匹,棉布一万匹,燧石若干等等。
价值大概是三万一千两白银。
李彦盛休息了两天,然后去爪哇岛。
差不多半个月左右,放回坤甸港,为郑家带回来的货物有。
石灰石两千五百吨,火山灰三千吨,食盐五十吨,硫磺二十吨,高岭土三百吨。
价值大概是二万五千两白银。
三千吨的火山灰,可以帮助郑家改善不少田地的肥力。
总得算下来,郑家这次花了大概九万两千两白银。
离开时,李彦盛买了郑家不少货物。
有红糖五百吨,白糖一百吨,稻谷两千吨,胡椒两百吨,生丝三万斤,次等玻璃品两千件,上等玻璃品一百件。
合计,价值大概是十一万两白银。
顺差近两万两白银。
就在李彦盛带着李家船队走了两天,叶家的船队到了。
依旧是叶项天带队来的。
“这次带来的人不少,就是有些杂。”
叶项天的话让郑明有些疑惑。
此次叶家带来的人不少,有二千三百多人。
但成份有些复杂。
这两千三百多人里面有汉人四百多人,而这四百多的汉人中有一百多人买船票来的。
其余一千九百左右的人中有六百多倭国人,五百多安南人,四百多吕宋那边的,六百多马来人和土著人。
基本都是叶家通过关系和渠道,交易来的。
郑家看过后,都要了。汉人按以往的方式安排,其他的,按照安排倭国人的方式来安排,青壮男子挖矿,做苦力,以后再看情况改变,青壮女子先学习汉语,然后安排成家,孩子送去学塾学汉语,念书。
算下来,郑家需要花钱的有两千一百多人,其中青壮男子九百多人,青壮女子六百多人,孩子五百多人,没有老人。大概是五万一千多两白银。
还有不少的货物。
有铁矿石两千吨,小麦五百吨,硝石三十吨,硫磺十吨,麻布三万匹,棉布一万匹,食盐三十吨,菜油十吨,马匹八十二匹等等。
价值大概是四万三千多两白银。
总得算下来,郑家花了九万四千多两白银。
在叶项天离开时,买了郑家的红糖五百吨,水稻两千吨,胡椒一百吨,合计价值约五万两白银。
这次是逆差四万多两白银。
还有十多天就是春节了。
郑明赶紧将这三千多人安排好,挖矿的挖矿,码头做苦力的做苦力,砍伐树木的去砍树,学汉语的学汉语,种地的种地,做工的做工。
不难,就是有些繁琐。
按农历算,一年马上就要过去。
算上这一年出生的三千多新生命,郑家管辖的人口,达到了四万六千多人。
坤甸这边有近两万人,松柏港和浦吧哇加起来有一万多人,剩下的就在万明河东岸和坤江东岸。